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34页(2 / 2)

冯先生放下筷子,笑:“我要去报社兼职的。”

陈殊也笑:“我约了《光明日报》的主编,是正事,可不是去玩。”

两个小丫头哀嚎一声,立马被冯太太赶去厨房烧热水,准备大扫除。

陈殊看了看表,已经八点多了,和《光明日报》的孔立人约好了早上十点见,因此不敢再耽搁,穿上大衣,慢慢走着过去。

那篇《大国崛起》在陈殊看来终究不是自己的文章,虽然当时写出来挣钱,但也不希望处处顶着个《大国崛起》作者的名号。倘若别人因为《大国崛起》这篇文章高看陈殊,她是免不了心虚的。因此,《光明日报》的孔立人孔主编来信邀约时,陈殊便把地点定在了外面,而不是在报社见面。

要是在报社见面,别人见了,孔主编免不了要介绍一句:“这是《大国崛起》的作者梦柯先生。”

孔主编是虽然思想上很西方,但是穿着打扮,无疑还是东方的审美。

一进去茶楼,便有肩膀上搭着白毛巾的小二来问:“小姐几位,楼下还是雅间?”

陈殊便道:“约了人,二楼雅韵包间。”那是孔主编常年包的包间,但凡是他来这儿,无论是喝茶还是谈事情,无一不是这个包间。

小二一听便明白了:“小姐是孔先生的贵客,小人带您上去,孔先生早就到了。”

甫一进去,便看见孔主编一袭青灰色的长衫,带着一副黑框老眼镜,留了一把美髯。要不是头上的头发是短的,陈殊几乎以为这就是老照片里面的留着大辫子的清朝守旧遗老。

孔立人见进来位年轻的小姐,笑:“沛秋告诉我梦柯先生是位年轻女子,我初时还不信,道,能写出《大国崛起》这样文章的必定是个游历过各个国家的老朽。没想到,倒真是英雄出少年。”又伸出手去握手:“梦珂先生,初次见面,久仰了。”

陈殊伸手回礼,浅笑:“孔先生折煞我了,我那篇文章遣词造句错落处甚多,要不是孔先生校正,也不能够发表出去。”

文人大多清高、狂傲,但是陈殊这样的自谦也的确是很让人有好感的。

两个人坐下来,孔立人给陈殊倒茶:“普洱,不晓得梦珂先生吃不吃得惯?这人老了,吃茶便要吃得浓一些了。”

陈殊说了声谢谢,汤橙黄浓厚,微微抿了一口:“滋味浓醇,论茶,还是咱们中国更胜一筹。”

孔立人赞同:“要论茶,西方人是不懂的,在东亚也只有日本人大约懂一点,可日本人的茶道都是唐朝的时候从中国偷去的,从根上就上不了台面。”

陈殊听了,只是笑笑,却并不附和。

寒暄了两句,孔立人便拿出一张合同:“这是需要梦珂先生签字的授权书,把《大国崛起》的出版事宜全权授予《光明日报》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