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83页(2 / 2)

陈殊笑:“你怎么不问问你的报酬?”

王律师腼腆一笑:“因为这次官司之后,我的名字将会被上海律师行记住,这已经是最大的报酬了。”

陈殊笑出声:“这么有信心?”

王律师指指陈殊放在桌子上的一篇稿子:“梦柯先生的《大国崛起》,一经发表,便洛阳纸贵,我也读过的。现在梦珂先生要给包身工写文章,官司还能打不赢吗?”

陈殊偏头,见桌上的文章,果然被风吹得散落开来,露出署名“梦柯”。

外面,杜均站在走廊处,双手插在裤兜里,逗英子:“好呀,陈小姐要送你去读书,以后就是女学生了!”

英子笑:“杜少爷就别取笑我了,我是乡下丫头,哪里是城里的女学生。”

两个人有说有笑,看起来并没有听见王律师的话,陈殊笑,指指外面:“他们不知道的,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别出去说了。”

《大国崛起》收获了无数迷弟迷妹,陈殊收到的《光明日报》转来的信件就不知道有多少麻袋,这位王律师看起来也是其中之一,点头答应了:“我保证不说出去的,梦柯先生!”

谈完了,又叫杜均领着王律师去包身工的宿舍,收集资料,准备打官司。

桌面上的那篇关于包身工的报告文学,陈殊封好之后,叫英子投到邮筒中去。本来,陈殊是不准备用梦柯这个笔名的。只是梦柯的名气太大,如果用这个名字投稿出去,引起的舆论也就能更大一些,陈殊便仍旧用了“梦柯”二字。

信件是加急的,第三天,孔主编就收到了,打了电话来:“何必寄过来,你叫个人送过来就行了。文章我看了,这种惨无人道的剥削,还是发生在同等的国民之中,很是有必要发表出来,叫人看一看。”

说着哼一声:“什么大国崛起,东方复兴,说得比花儿还好听,实际上呢?这种问题哪有人去解决,她们未必就不是中国的国民了?”

陈殊晓得他对于革命军的新政府是很不满的,这番言论大抵是不满哪位都督在报纸上的发言,说中华民族的复苏已经迫在眉睫了。孔立人是个自由主义者,陈殊对此不多做评判,只是当下在电话里拜托他,写一篇关于包身工的评论发表在《光明日报》上,毕竟陈殊一个人引起的舆论效果也是有限的。

孔主编答应了:“好好好,这种事情,我能出上一份力气,何乐而不为?”又告诉陈殊:“《大国崛起》第三版的稿费已经存到花旗银行的账户上了,一共三万五千块,随时可以去银行提款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