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107页(2 / 2)

“我去薅!”赵新宇的书包往堂屋沙发上一扔,就去薅菜,“嫂子,你家菠菜也挺好吃的。”

梁好运:“最近还好,过几天就行了。你想吃就薅,留几根当种子就行了。”

赵新宇没张跃民高,因父母基因好,也有一米七五。大小伙子二十三猛一窜,如今不过二十岁,还在长身体,所以并没有横向发展。

话又说回来,这几年虽然城市居民生活好多了,也只是跟以前比。城市里的精米精面仍然不能无限量供应。比如买十斤白面,通常要配几斤杂面,否则不卖。

张家的馒头和面条,多是掺了些许高粱面、玉米面或豆面。纯白面的次数不多。

赵家家庭极好,但怕被人抓住把柄,平时很谨慎,自然不会在全国一盘棋的情况下搞特殊。所以他们家的面食也跟张家一样,时常掺点杂面。

赵新宇长身体,又经常吃杂粮,瘦瘦的,不看脸的话,跟营养不良似的。

张跃民打量他一番,瞧着就脸颊有点肉,顿时不好说他,你能吃多少。

“我记得学校食堂就有葱油饼。”张跃民道。

赵新宇笑了:“学校食堂要是做的好吃,你根本不会家‘记得’两个字。”

“为啥?”梁好运顺嘴问。

赵新宇道:“他不光自己吃,还得买来给嫂子尝尝。对吧?师哥。”

“少跟我套近乎。”张跃民瞪他一眼,就去薅蒜苗。

赵新宇:“这玩意咋吃?跟菠菜一起炒啊。”

梁好运把工厂搬到北边,需要不少工人,无法再拒绝亲戚,就把舅爷和大姑奶奶家的人安排进去。免得他们抱团,每个车间一到两人。至于小姑奶奶的儿子,梁好运压根没搭理他。

大姑奶奶和舅奶奶也会做人。

家里的鹅和鸭都是散养的,不需要喂粮食,下的蛋跟白捡差不多。今年两家人来给张爷爷张奶奶拜年,一家弄两篮子鹅蛋和鸭蛋。鸭蛋被张奶奶腌成咸鸭蛋。鹅蛋那玩意腌了不如鸭蛋好吃,一个半斤甚至一斤重,也腌不透,味道又重,张奶奶就教梁好运炒着吃,用蒜苗把味道盖上。

张跃民道:“炒鹅蛋。”

“鹅蛋?”赵新宇脱口问道,“鹅会下蛋?”

张跃民被问懵了。

“鹅不下蛋哪来的鹅蛋?”张跃民回过神反问。

赵新宇:“不是,不是胎生?”

张跃民的表情一言难尽,“你这样……居然是我师弟?”

“不是啊?”

“是你个头!带翅膀的就没有胎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