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119页(1 / 2)

古代群穿生活 寒小期 2986 字 2021-11-12

三郎其实也是,但有个大前提是,必须三郎娶妻之后。已知周大姑娘是不可能成为江母的儿媳妇,所以三郎被扫地出门的时间,实际上会比江母预料中的晚上许多。

与此同时,江父也去了石坪村。

因为不赶时间,还是由幼娘带着虎头和扁担先去了村学。江父则是先去看了看地头,他们这边地处偏南方,尽管种植两季稻是不太现实的,但秋收之后仍然可以种一茬粗粮。江家旱地多,江父种的是土豆和地瓜,也有其他粗粮,像大头菜、萝卜等等都种了不少,样样都是可以充当主食吃的。

等做完地里的活儿,江父还特地回家换了一身衣裳,收拾妥当了才去石坪村。

差不多等赵桂枝她们醒来时,江父就到了石家,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石家的当家人并不在家里,眼下农忙已过,就算还有秋种这一茬,但石坪村那边的土地太贫瘠了,与其把人耗在地头上,还不如趁着空闲去外头挣钱。

因此,接待江父的是个比他年岁还大的老汉,问清楚了他家在哪儿,打算盖几间屋,自家能出几个人手,以及需不需要打家舍等等问题后,石老汉告诉他,最快明个儿最晚后日,一定会有人去他家找他的,让他留个人在家里。

“我在的呢,家里还有个每天坐在檐下晒太阳的老娘。要是寻不到我,让我老娘去地头上喊一声就成。”

约定好时间后,江父就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等江父走后,那石老汉也背着手出了门。

石家的人口比起江家来,那是要多出了好多倍。别家喜欢一大家子聚在一起住,但他们肯定是不行的,石老汉自个儿亲兄弟就有十个了,他往下又有八个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因此早不早的就分了家。

等他晃晃悠悠的去了他二儿子家,站在院门口就开始嚷嚷:“你家二小子在不在?他上哪儿去了?”

“去镇上干活了,说晚上捎块肉回来,等煮好了我给爹送去。”回答他的是他家的二儿媳妇。

石老汉点点头:“那让二小子给我送来,有人上我家来约活儿了,晚上我再跟他细说。”

“行啊,我记着了。”

被两人念叨着的二小子在哪儿呢?

他确实是上孝义镇干活去了,作为一个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泥瓦匠,他除了给乡亲们盖房子外,偶尔也会接镇上的活儿。那就不是盖房子了,而是简单的修缮一下,冲着他的收费低廉和好手艺,镇上不少人家都愿意找他干活。

连着给两家人修了漏雨的屋顶,外加做了点儿其他赠送的服务后,石家二小子掂量着钱袋,找了一家面馆子,决定先把肚子填饱了。

哪知,就在等汤面送上来时,他听了不少镇上的新鲜事儿。

没想到啊,也就是一个来月没到镇上来,就多了那么多新鲜美味的瓜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