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379页(1 / 2)

得知贵客再次前来,县令黎正亲自拜访。

窦氏却不急着见他,一行人车马劳顿,要先用饭小憩,命仆人叫他回去,要寻他的时候自然会找上门。

饭后人们各自回房歇了半个时辰,养好了精神才到街上逛了逛。

到底是京畿地区,闵县虽是一个县城,各方面还是应有尽有,地理位置好,四通八达,既有水路也有陆路。

秦宛如好奇张望街道两旁的建筑,少了京城的内敛雅致,多了几分粗犷。

当地人说话的口音跟京城也有点区别,若是说得太快,秦宛如听起来就有几分吃力,段珍娘也是如此。

窦氏指了指一个方向,说道:“那边有水码头,可通往魏州和锦州方向。”

段珍娘:“去年我和阿娘过来时也是走的这条道。”

秦宛如:“以后我们要在西市开一家商铺,把白叠子销往全国各地。”

窦氏点头,“那是自然,西市是京中的商贸中心,外来人采购多数都去往那儿。”又道,“待把地和种子的事情敲定了,就要筹备作坊,商铺,琐碎事还多得很。”

一众人坐马车出了闵县前往附近的乡里看情形,现在冬季所有地里都一片荒芜,不少土地已经翻整过,也有还在翻地的。

看到他们一群衣着华丽的人走在小路上,佃农忍不住频频偷瞄。

秦宛如性格开朗,用官话冲翻地的佃农打招呼,问他们明年要种什么。

那对中年夫妇回答说种稷米。

秦宛如看向窦氏道:“我过去唠唠。”

窦氏点头,她和段珍娘过去同两口子搭话。

二人都是当地人,女的叫梅娘,男的叫周四。

他们家比较幸运,自己手里还有几亩地耕种,不像董蔡两家仅仅只是租地耕种的佃农。

正儿八经来说,这两口子才是真正的农民。

周四对他们这群人也感到好奇,用官话问:“你们是从京里来的吧?”

秦宛如答道:“对,来看看这边的地。”

周四:“???”

不一会儿董蔡两家和丘老儿也过来了,他们捡起地里的泥巴细看,蔡老儿道:“这块地好,想来平时也打理得精细。”

此话一出,周四笑问:“这位老丈怎么知道好了?”

蔡老儿:“我种了几十年的地,自然知道一些了,这地的颜色深,握在手里疏松,透气好,而且你们翻出来的土块裂纹多而细小……”

他说了好一些土壤的性质,都是他常年累月累积下来的种地经验,听得秦宛如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