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409页(1 / 2)

窦氏笑道:“那你这长工我可请得贵。”

段珍娘又问了一句,“你那轧棉机花了两百多贯换的,真不摊进公账里头?”

秦宛如摆手,“不用,不过制造轧棉机的几百文工钱得给我,是我从阿娘那里拿的。还有续的那些种子也不必摊进公账里了,应能应付十几亩。”

窦氏说道:“你这般让得,我也来让一让,京里的商铺定了后,还得备一个存放货物的仓库,我把贺家的一处空置宅子腾空出来专门存放。”

段珍娘:“跟姻伯母合伙,我们还要占不少便宜呢。”

方二娘道:“等明年东西出来后直接走水路发往魏州,我的绸缎庄一并带着销,也不额外收资。”

窦氏点头道:“大家都把劲儿往一处使,都能让得,这样方才做得长久。”

秦宛如:“有什么话都要说出来商量,相互间多担待些,信任些,这样才不会轻易散伙。”

方二娘是直性子,拍大腿道:“嗐,都是一帮子女人做生意,只要没有男人掺和进来,能出什么岔子?”

这话把窦氏逗笑了,“是这个道理,都是为了自己。”

眼见天色晚了,她们在这里留了一宿。

用饭时几人在饭桌上都还在谈论棉匠未来的谋划,先从被褥做起,把所有加工和售卖流程一步步打扎实。

秦宛如野心勃勃,如果明年一切顺利,则要尝试找作坊加工合作。

先把白叠子给纺织作坊绞制成纱线,再由他们纺织成布回收到棉匠售卖,用给加工费的模式来做纺织这块,扩充的速度将会更快。

这一方案得到方二娘赞成。

现成的纺织作坊各种工序都是非常成熟完善的,并且选择性也大,待以后的原材料越多,则可以找更大的作坊替代加工。

秦宛如给自己定的时间是五年,五年棉匠崛起,成为一枝独秀。

这帮个个都有拼劲干劲的女人聚在一起展望她们的事业,每个人都用实际行动来表示自己对未来充满着希望的决心,没有灰败颓丧,也没有丧气,只有一步步往前走的勇气。

翌日秦宛如等人打道回府,方二娘母女则去了张家胡同。

这次方二娘过来并未携带钱银,而是拿的正通柜坊的汇票。

这个时期还没有银票,所谓的钱庄也不过是柜坊。

柜坊相当于后世银行的雏形,可以存储财帛到柜坊,他们会收取部分手续费用,同时也兼并放高利贷。

只要拿柜坊的汇票和主人的信物过去,支取多少钱银他们都会办理,不过要额外抽取一定的手续费用做酬劳。

数千贯钱可不是小数目,就算换成金子也很重了,并不适宜随身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