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474页(1 / 2)

听了这番言语,黎正进退不是,到底没有人像他这么干过,引进白叠子,可以说是非常新潮的作为了。

而另一边的秦宛如回去后觉得不痛快,认为朝廷不作为,明明焦虑土地兼并带来的影响,却把这责任推到种白叠子上。

段珍娘听后也觉得无法理解,说道:“老百姓自己租的地爱种什么就种什么,他们管得着吗?”

秦宛如也道:“我就是想着不舒服,佃农已经够艰难了,种庄稼一年能得两贯钱,种白叠子能得三贯钱,凭什么拦着不让人家多拿点呢?”

两人就这一话题发牢骚。

秦宛如还觉得纳税要实物也是非常落后的制度,如果把所有税收都换算成钱银不是更方便了?

一切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搞得那么复杂?

身丁税,土地税和徭役,这些可用绢或稷缴纳,为何就不能换成铜板呢,这样流通性更强啊。

上回她忽悠王简官贷,下回索性找机会忽悠他税制。

这不,黎正也暗搓搓派人下去调查各村对种白叠子的态度。

不少人都是观望,也有人愿意尝试,多数都是充满好奇和蠢蠢欲动,毕竟在利益面前,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而之前秦宛如忽悠的官贷,竟也稀里糊涂有实施的苗头了,端王案告一段落后王简一直在揣摩这事,梁王老儿他们都认可。

王简问赵章的想法,赵章也觉得可行,朝廷放贷一来可以整治民间乱七八糟的高利贷情形,二来也能给需要救急的百姓提供一个方便。

不过具体实施就需要仔细谋划一番了。

王简心想这法子是秦致坤说的,范谨也是自己人,他跟秦致坤又即将成为翁婿,索性让他找秦致坤讨要好了。

于是范谨趁着休沐的时候去了一趟秦家,他还是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因为离他亲迎还有一个月呢。

当时秦二娘没在家,去了文社。

秦致坤听到他过来,倒是诧异。

家奴把范谨请进书房,范谨说明来意,秦致坤一下子就懵了,他什么时候说过官贷了?

范谨见他发愣,困惑地喊了一声,秦致坤回过神儿,颇不好意思道:“失态了。”

范谨佩服道:“秦寺正竟能想出这样的利民之策,委实令人钦佩。”

秦致坤:“……”

范谨并未发现他的异常,自顾说道:“陛下说此策极好,但具体实施需得慢慢商议……”

“不是,是谁跟你说这一策是我想出来的?”

“啊?是王侍郎。”

“???”

“王侍郎说这是国策,若能实施下去救老百姓的急,确实可以有效防止土地被贩卖。”

“哎,哪个王侍郎?”

“???”

两人看着对方,范谨后知后觉意识到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