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63页(2 / 2)

年轻的脸们,可全是对未来的憧憬。

第35章 天天 第一更

说真的, 从铁山到沪市这一路上,实在是叫那些刚从老家出来的年轻人开眼。

他们之中不少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连县城都没去过几次。

大概是年纪相仿, 禾儿又比其他人来得热情周到, 起码你看不到那些对外地人的鄙薄——毕竟往往是身处其中的人更敏感。

总之大家对她都很友好, 纷纷把家里头让带上的东西分给她。

那可是挨家挨户, 预备孩子一两年不回家, 给准备的家里东西。

禾儿哪里能要, 只是随手接过来一把瓜子仁, 坐下来说:“我再给你们说说沪市吧。

怎么听, 谁都不会腻。

年轻人们外出打工,期待的就是大城市的风光,恨不得人马上飞到,紧张又期待。

一群人以她为中心, 好像她是个说书先生。

许茹忍不住感叹道:“青禾将来一准能成大事。”

单就这个脾气,倒不像她一直想象的那类高干子弟。

这样的人, 学历、样貌、能力、家世样样不缺, 只差在太年轻, 冲上云霄指日可待。

另一位同事小王持不同意见, 说:“就是长得好而已,我看是那几个男的特别捧她的场, 也不想想自己配不配。”

也就是改革开放,搁以前,这话就是歧视工农兵, 送去劳改都是轻的。

禾儿在这次来招聘的职工里也有好人缘,很快有人把话传到她耳边。

她笑笑没说话,只是在心里记下来, 回过头跟许茹说:“这一百多个人,是我跟杜鹃下的保证,要带铁山人民富起来的。沪市的情况我知道,我刚从老家来的时候还被叫乡巴佬呢,还劳烦你多照看。”

都是这样,外地来的总会被排挤,一个地方的人抱一团,但是歧视什么的最好不要有,也不利于工作效率。

许茹心中有数,说:“放心,我会约束好职工的。”

毕竟这是第一批,厂里生意越来越大,总是缺工人的,眼看是大好的合作,耗费那么多人力物力,总不能坏在几颗老鼠屎上。

所以跟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力气。

禾儿并不在意两句话,反正在她面前客客气气的就行,毕竟从小到大,她都是风云人物,又惯爱做人群焦点,什么小风小浪没见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