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188页(1 / 2)

可是白沅显然没有理解到姜祎成想要表达的意思,他没有回头地继续往前走,却在观众听不到的私下通讯器里调侃道:“没想到啊,你还这么爱国呢。”

爱国么?姜祎成倒是没太想过。

在她小时候开始接触互联网社交时,爱国主义的存在感就不太大了。或者不如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适用性是在于与其他民族国家主体有利益冲突的情况,然而在姜祎成十几岁的时候,“其他国家”在新闻中的存在感就不大了。

那时候所有人都关心类脑体,也只关心类脑体。无论是地府——当时还叫类脑体——里的,还是现实中的新闻,围绕的主题永远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关系。至于之前的什么中美冲突、国际社会由单极向多极转变云云,大众都已经完全不关心了。

这可能是因为类脑体公司本身就发源于中国的。虽然说是中俄合作项目,但是那时候俄罗斯方面也没有多少存在感④。而受到硬件的限制,意识储存计算机在当时也不能跨洋修建。因此在地府社会形成的早期,虚拟世界基本上就是当时的中国人领导的。

发展到星际航行时代,中不中国的已经无所谓了,或者说整个地府都充斥着原中国的意识形态,自然也就在对剩下的“活人”进行无时无刻的同化。这也就是为什么尽管真正的中国人只占总人口的不到六分之一⑤,可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挂着中文名字的人的概率却远超六分之一。

在这种文化氛围里,谈“爱国”好像已经有点儿多余了。

不过作为“公元人”,姜祎成对于自己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国籍”还是很在意的。毕竟在进入星际航行时代之后,原先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叙事体系转变为以经济圈为基础的集团叙事体系,很多曾经的国家都解体了。

因此即使是地球时代出生的人,也不是每一个都有国籍。一个不恰当的类比,在星际航行时代有国籍,就跟地球时代的北京人住在二环以内一样。在二环以内住本身当然不是什么牛掰的特性,但架不住就有人喜欢拿这个炫耀。

“我当然得爱国。”姜祎成开了句玩笑,“否则都对不起我国政啊府每年过节发的那么些个礼物。”

在这个政啊治主体功能基本被大集团取代的时代,政啊府就跟曾经的工会一样,就主要管着发发福利了。这可能也算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化趋势吧。

——————————————

注释:

①类似的喷气背包由美国人于1984年最早开始在太空行走中应用。

②有外力作用下,自转物体可能发生进动和章动。进动指自转物体的自转轴绕某一中心旋转,章动指自转轴在旋转时同时发生轻微的上下摆动。(这块应当是高中涉及的内容,但是力学部分有点复杂,感兴趣的朋友建议自行搜索了解)

③来自蒋南翔名言“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用以评价近代体育教育家马约翰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和成就。在本文此处是借用来自我调侃,还需要还债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