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373页(1 / 2)

②尽管意识作为公民的主体可以与身体分离,但现实世界的“活人”仍然可以使用每次重生身体的相关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其原理在于由于神经系统的个体差异,身体是不能通用的,这也是前篇的基础设定之一。

第二百二十一章 :繁育基地有钱人养宠……

火星殖民地的海关为难地球人,但是普通火星公民给她留下的印象都还是不错的。

姜祎成没有在火星殖民地三号空间站多作停留,而是直接倒了下一班客运穿梭机去了四号空间站。

其实火星经济圈和地月经济圈实际上的观感差别,并没有意识形态争端所宣传得那么大。尤其是太阳系文明的绝大多数空间站都是星际开发集团生产的,非行星环境的“硬件儿”上大同小异。最大的差别也就是口音和地球不太相同,但客观地说,但凡是个有点儿封闭性的聚居地都能发展出一种方言,地球和月球基地的汉-拉丁语都有不一样的口音,绕火星公转的这几个空间站的口音,说不定还没有小行星带和外行星空间站的口音明显。

而且别看刻板印象里说什么火星殖民地是有钱人的天下,可实际到了作为火星经济中心的三号空间站,上街走走也见不到几个所谓的“有钱人”。这里的多数居民也都和地球上繁华城市的居民一样,走在路上行色匆匆,有人眉头紧锁,有人踌躇满志,还有人可能是刚加班回来,像是被耗尽了生命力的幽灵一般从城铁出站口出现,又飘到旁边的公寓大厅里。

空间站有一点不好,就是人们不得不居住得相对拥挤。其实这一点也是重要城市的通病,繁华地带不可能留下那么充足的居住空间。但是在地球上可以对大片原本无人居住的沙漠地区进行改造,满足那些不喜欢在繁华地带奋斗的人们住“豪宅”的需求——当然,“豪宅”的地虽然便宜,但优质的建筑也得花钱,大多数地球人并不会像姜祎成和舒钰那样把自己家建得那么大。

只是对于火星经济圈而言,由于几乎全部可居住区域都在空间站上,人们也就没法像在地球上那样选择到底是生活在拥挤的繁华都市,还是在偏远地区建起的新城区。火星经济圈的经济确实繁荣,但这也意味着火星殖民地的空间站没有一个属于“偏远地区”。从某种程度上讲那个月球上船的男孩子讽刺得不无道理,火星经济圈的环境迫使火星公民习惯这种快节奏的奋斗生活,构成了火星圈意识形态的重要基础。

也许林辰乐就是因为这种意识形态所产生的焦虑,之后发展成了心理疾病。

等客运穿梭机的时候,姜祎成如此在心里有感而发了一下儿。而当她上了去往四号空间站的穿梭机,就没再考虑这种事儿了。在到达凝凇一号爬行基地之前,她整理了关于陈简把那窝带着新基因的加州王蛇卖给爬行基地老板的资料。到时候见到那位老板,这些资料是她为简佚争取盈利的依据。

到达四号空间站之后,姜祎成按照导航提示上了城铁,坐了五站便进入了四号空间站的凝凇区。又倒车坐了四站,到达了距离那个爬行基地的地址最近的出站口。姜祎成出了站,从手环投射到地面的指示可以看到,那个爬行基地就在路口斜对面的第二条巷子里。

看样子这规模也不算大,大概率那位做爬宠生意的老板并不是什么有钱人。这种情况下,其实一般人都不会再执着于要那新基因使用权的费用了,但姜祎成并不是为了钱来的,还是从容地走过去按了门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