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150页(2 / 2)

沈兴海不走,郑嘉树就更不能走了:树是死的,人是活的,万一有人趁他回去,从金老先生这里撬走了这门制茶工艺,那他得哭死!

两位大佬都不肯走,孙二叔也不由得紧张起来:难道这灰扑扑的茶饼子,还真有什么了不得的来历不成?难道是古时候献给哪个朝代帝王的贡品?

乖乖~要真是这样,那他也不能走!

第77章

不过,事实证明孙二叔真的是被茶叶圈子里的传奇营销故事毒害得不轻——老金家这茶饼还真不是什么皇家贡品,不过,在他们这帮文人看来,这茶饼的来历,倒是比皇家贡品有底蕴得多。

这茶饼的制法,据郑嘉树教授所言,是记载在华夏历史上某位书法大家的遗存书信里的,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文豪,身兼文学家、书法家、艺术家等诸家于一体,在历史书上都占据了一小段“必背考点”,可见其地位之超然!

郑嘉树这些年一门心思考据古茶百家制法,借阅观摩过不少历史名人的手札书信之类的,其中就有这位书法家写给一位隐居故人的感谢信:据说这位书法家在朝中做官的时候因为年轻气盛,得罪了当朝权贵,不幸全家被发配到“烟瘴之地”,幼子还没到地方就夭折了,长子也染上了疫症。

就在此时,他的好基友,咳,隐居于某地的笔友,给他寄来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茶饼,“采山间老茶,佐以小女自林中采集之幽兰”鞣制发酵而成,熏蒸茶饼的时候,还特意用了松柏枝叶、柑皮等,取其一缕清香,又耐长途跋涉,不易变质。

后世有学者考古了这封信,都说这位笔友是个厚道人,因其先前为爱女和书法家的长子订过娃娃亲,现在基友被发配烟瘴之地,笔友非但没有跟他划清界限,还在信中暗示,他们家愿意遵守婚约,让女儿嫁给基友的儿子——那句“小女自林中采集之幽兰”,就是最好的证据!

兰花素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寓意坚贞不渝,一个未出阁的女子,愿意亲手采集兰花替未来的公婆制作茶饼,而且还是被贬谪的罪臣,这在文人看来,便是时人最提倡的“忠贞”了。

“原来就是个定情信物……”孙二叔嘀咕了一声,默默在肚子里思索着,要不要干脆做成情侣礼盒呢?不不,好像有点土,现在年轻人都流行送花送包包什么的,没听说送个茶饼的呀,要不干脆把包装设计得喜庆点,走高端婚庆用品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