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253页(1 / 2)

下午一点多钟,他们就要回江市,苏颜又把外公叫到他的小房间,跟他强调房子是温饱的根本,一定要留在乔安手里,不能卖不能过户给别人。

乔栋梁说:“你不用担心,这是咱家祖产不会卖。”

听到她语气里丝毫不掩饰的关心,乔栋梁心想这才是亲人。

他用感慨的语气说:“外公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棱角分明,有锐气的人,下放这么多年,再加上年纪大了,多少棱角都磨平了。你小姨心理上多少也受了影响,她脾气好、好说话,不过我们会把握住原则问题。”

他给苏颜倒了杯茶,说:“咱们坐会儿,我跟你说说以前的事情。”

乔栋梁握着热气腾腾的茶杯,感慨颇多:“外公年轻的时候也是热血青年。”

苏颜对外公家的事情很感兴趣,说:“外公,你说吧。”

“咱家在申城之前开棉纺厂,二三十年代在申城发展得最好,是申城的后起之秀,甚至开了一家百货。我父亲是根独苗,他去世后,我大哥经营企业,可他就是个纨绔浪荡子弟,完全不务正业。勾结军阀,抽大.烟,赌博,连个正经家庭都没有,把钱都败在军阀跟交际花身上。

我那时在《申城报》工作,对家里的产业一点兴趣都没有,当时很想为抗战贡献一份力量,就去当了一名战地记者。

乔栋梁缓缓喝了口茶,陷入到久远模糊又鲜活的记忆里。

“等我回到申城,发现整个家被我大哥败得差不多了,他那时带着钱财想要去港城,结果在路上就染病去世。

咱们家的工厂、百货公司、洋房全都没了,只剩下这两套独栋楼房。

“解放后,家已经败了,《申城报》停刊,我去杂志社工作,家境早败怎么说呢,也不完全是坏事,没被定为资本家,但我终究还是在五八年末被定为□□下放到了乡下。”

想不到外公家是这么一个情况,苏颜说不出安慰的话,她想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应该很多都过得不太好。

她说:“外公,你在乡下应该过得还可以吧。”

毕竟外公在乡下坚持了二十多年,身体状况还不错。

外公豁达地笑了笑:“还不错,就干农活,跟当地农民差不多,算不上吃苦。”

她说:“之前的事儿都过去了,不会再有那样的事情发生,以后环境会越来越宽松,大家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乔栋梁说:“现在就挺好的,我也知足了。”

他的语气跟神情都带着经历很多事情后的豁达跟淡定。

“经历这么多事儿,我算是看开了,福祸相生,亲戚们这些都是小事儿,只要过得去就行,我对他们一直很宽容。至于房子,咱家就剩这么两栋房子,你不用担心,不会落到别人手里。既然话已经说到这儿,我也会让他们搬走。”

听他这一番话,苏颜就放心了。

外公的智慧肯定在一般人之上,她不用担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