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163页(2 / 2)

谢吉祥抿了抿嘴唇,还是忍不住笑了。

淑婶娘还是这么逗趣。

“我当然还记得婶娘,”谢吉祥自言自语,“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发现了这两张来自十年前的长辈问候,谢吉祥一下子就有了兴致,她缓慢地,一页一页翻看这本书,中间没有再看到额外的纸笺。

但谢吉祥不气馁,她继续翻找,直到倒数第三页时,谢吉祥发现了一张纸笺,这张纸笺上只写了一句诗。

唐朝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这是什么意思?

谢吉祥把纸笺放了回去,转身出了书室,站在书房里反复思量。

淑婶娘为何在最后弥留之际,要留下这些信笺,她是否有许多未说完的话,难道说别的书中也有?

谢吉祥深吸口气,重新把纸笺看了一遍。

此时的赵瑞,正在摘星楼的书房中,皱眉看着苏晨整理的奏报。

这几年来,城郊尤其是燕京东郊附近,有不少人口失踪。

头几年有些年轻的男孩,来燕京打短工三五日不归家,一开始家属都不担心,但时间久了,才发现人已经不见,早就音信全无。

五年之前,还略有些报官者,大抵一年有五六十起,后来人数渐渐少了,待到这两年,一年只有一二十起的样子,同往年持平。

且这一二十起也是男女都有,并不全都是年轻男人,也还有老者和孩子。

因此,仪鸾司也渐渐放松了警惕,未再多关注失踪案。

赵瑞问苏晨:“这是北镇抚司主查?”

苏晨:“是,北镇抚司专司百姓之案,同南镇抚司不同,以前燕京的旧案皆由北镇抚司主持,现在陆续转到大人手中。”

赵瑞修长的手在档案上敲了敲,指着其中的官印说

:“文渊阁调启过档案。”

仪鸾司的卷宗都有明确记载,哪里调用过,都要加盖印章,这封卷宗上文渊阁的印记一目了然。

赵瑞现在可暗中号令南镇抚司,在仪鸾司中大有人在,想要偷龙转凤再简单不过。

暗中调查的所有卷宗都未有皋陶司印章,也是怕打草惊蛇。

苏晨扫了一眼,卷宗上不仅有南北镇抚司的印记,也有文渊阁和刑部的印记。

文渊阁就是辅政臣们日常办公之地,因此众人也把这些宰执们称为阁老。

“阁老们讨论过这个案子?”

赵瑞微微蹙着眉,他沉声道:“文渊阁的印章标记有天宝二十一年字迹,也就是说在文渊阁调查之后,京中及周边地区的失踪案明显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