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231页(1 / 2)

李长发虽是堂舅,却是李招娣养大的,对这个姐姐那是敬重非常,爱屋及乌,对姐姐现在还存活于世的老儿子当然也是偏关有加。看到沈卫民能有今天,他高兴啊!

吴和平本也该这样想,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这事咋选择,他却犹犹豫豫,状态明显不对。

但是有什么办法,看到沈卫民的表现之后,吴和平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儿子。吴林虽然被称为小队长,在年轻一代中也是顶有名的懂事能力强,他作为父亲也一直以儿子为豪。但是人最怕比较,以前沈卫民名声不显的时候,村里吴林一枝独秀,谁都越不过他去,那时候她就是小媳妇大姑子口中的沈家沟最有出息的小青年。

现在风向标正在一步一步发生着变化。而且在村里再有名又能咋样?说到底还是领着工分活,这要是不走出去,一辈子就是在地里刨食的命运。

吴和平就这一个儿子,当然希望儿子有出息。之前他看着儿子还满意,但是看到沈卫民之后,现在是大不满意。就这么一个病殃子都能当上大厂工人,他儿子凭什么不能?而现在,一个病秧子都能想到这样的主意,他儿子为啥不能?

不过想不到也没关系,这不是有人替他想到了吗?只要手续齐全,他们村所做的一切都是上头批准的,符合国家规定。要是再能做出成绩,沈家沟在公社可就出了名了,到时候可能性变多,儿子的未来就有保障了,所以村里开副产品加工厂可以,但得是他儿子主事。

沈三柱子不是都打算好了吗?那就由他专门出方案,别人照着之行不就好了,反正他忙,没多少功夫管村里。吴和平心里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甚至已经畅想吴林成为城里人的样子了。

只是吴和平想错了一点。沈

卫民跑东跑西,累个半死,从来都不是为了给他人做嫁衣裳的。如果由他提意见建立起来的这个工厂和他没有一点关系,他凭什么又出方案,又出点子,又出人脉?

不过,虽然没有确切的意识到谁会给他使绊子,沈卫民想着此事不会这么顺利。且不说几个管事的各有心思,就说协调全体社员也需要一个过程。当然说服他们比应对县城机械厂的员工都要简单。

当你要集体干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说的再多都没用,只要让他们感受到确确实实的好处,他们就会义无反顾的支持你。

不过这些暂时不是沈卫民要思考的问题,只要大队答应他的要求,自会想办法说服全体社员。如果大队不答应,他才考虑自下而上,逐级策反。总归他已经托杨文也办了工商手续,从一开始就对这事志在必得。

所以当吴和平盼着沈卫民来找他谈条件的时候,沈卫民却一点都不着急,从一开始,他就没想着和谁讨价还价。农副产品加工厂开不开,怎么开?他一早就做好了规划,根本不怕被谁拿捏住。

这期间,沈卫民去了一趟县城,从杨文也手中把林县长亲自批示、工商局盖章的各种手续文件拿回了家。有了这个他们就是合法的,而加了“试点”两个字,就更多了一层保护伞。不管最后是成是败,他们都是遵照上级指示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