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238页(1 / 2)

大爷爷有闯荡经验,能听懂大部分。他现在由衷觉得眼前小青年不错,胆子大,敢干别个不敢做的事,这猜想是干事的人。和儿子对视一眼,对方也是想同的想法。

沈东林确实惊讶。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沈卫民今年才十八,不过二十就有如此胆识心智,果然不容小觑。之前他爹说他们村里出了个了不得的青年,去了趟县城竟然捡了

份机械厂的工作,还感叹沈新乾家走了狗屎运。现在看来,所有看似偶然的事情都不是偶然,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以生产队的名义办厂,这工厂产生的利润近半都要归生产队所有了。”沈东林抛出一句话。

青年做出这么大规划,又是说服这个又要说服那个,最后连自己爷爷都出动了,要说他没点私心,那是不可能的。利润近半归公,剩下的一半要维持工厂日常生产工作,要聘请工人,再有原材料囤积,如此多管原因之下工厂还办的下去吗?

“是,这个我早有心里准备。发展生产队副业本意就是想让我们村里社员生活的越来越好。不过有一点我要纠正,并不是利润近半归公,而是利润近半都要用在社员们身上。

我的想法是让社员们以在工厂挣工分的形式参与工厂的生产建设,等年底清算的时候,村里工分换粮食,工厂工分换钱票。另外村里有重大事情,均有工厂出钱。”沈卫民一一解释。

把工厂盈利挣的钱放在别人口袋里存着,不安全也不涨利息,沈卫民吃饱没事干才会做。现在不比后世,生产队领导们权力大,专管监督起不到什么作用,谁又能保证他们放进去的钱真正意义上用在了社员身上?

再说,因为他们做的是只花销人工费的买卖,初始期工厂虽然可能盈利,但体量肯定不会太大。这些钱都投到下期工作生产中才是正经,沈卫民可不只是想弄个小作坊玩玩。

他之前就已经仔细思考过,要说在生产队建厂最害怕的是什么?一是工厂的性质必须明确,免得到特殊时期说不清。二来就是不好管理,毕竟工厂和生产队的领导到底该保持什么关系,都需要掰扯的非常清楚。

关于第一点,从上面审批到征求村里各方意见,沈卫民都会形成书面说明,盖印留存。工厂是生产队副业,是生产队集体财产,不属于任何一个私人。

关于第二点,工厂是工厂,生产队是生产队,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生产队领导对工厂不起作用。工厂是生产队的,但不是生产队领导的。

确了以上两点之后,思路自然而然就会变得清晰。

沈卫民说完话之后,长辈们没有第一时间接话。大爷爷看了看沈卫民,又看向正一脸得意瞧着他这边的沈爷。行了,不就是生了个勉强算有脑子的孙子吗?用得着这么高兴?他儿子那么优秀,也没见他把他拉出去遛弯儿吧?

……起码没经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