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172页(2 / 2)

写了这么一段后,她便匆忙过去邮局,将这封信寄出去了。

眼看分开两年了,她总算可以和他有一个结局了。

寄出去后,她就不再想了,开始重新投入了专业学习中。

因为之前耽误的一年,同学们都感觉到了压力,那么多课程都需要学精通了,所有的人都几乎废寝忘食地学,以至于那一年,大家伙的课外活动都缩减了。

到了这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乌桃拿到了自己的成绩单,在系里她是第四名。

乌桃看着这成绩,松了口气,这已经是非常优秀的成绩了。

她觉得自己并不是特别聪明的,能在这天之骄子云集的清华校园占到这个排名,她甚至为自己感到骄傲,她可以想到,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总是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拿到了这个成绩,她也愉快地准备放假了,先去找了孟士萱。

孟士萱就在人民大学,从清华西门,沿着中关村往南去,就几站地,就能到达人民大学的东门了。

乌桃知道这条街以后可能名声很大,坐在公交车上,便特意观察了一番,现在真是看不出什么特别,只有一些破败的四合院,低矮残破的灰墙里面可以看到晾在铁绳上的灰绿蓝衣服,这在北京任何一处都是轻易可见的。

改革开放的口号已经提出,但那只是顶层的号召,从顶层传达到中层,再激发起最底层的能动性,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氛围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乌桃看着这一切,开始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出生于1960年,赶上了高考放开最早的一班车,接受着全中国先进的教育,等她大学毕业就是1983年,哪怕读硕士好了,再晚几年,也是正好赶上改革开放最好的时候。

她想,教育背景就是她为自己打造的人生新起点,她不敢说自己是最优秀的,但也足以凭着自己的起点在这个时代乘风破浪了。

她再次想起那个纪录片来。

她觉得,不管如何,她已经逆天改命了吧。

*************

到了人民大学,去了孟士萱宿舍,一问才知道,孟士萱竟然已经去自己学校找自己了。

她的舍友惊讶地说:没过去吗?她也就出发没多久,提着一包子东西,说要给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