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22页(2 / 2)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真实历史上三旗包衣和旗人地位几乎没有差距。本小说纯粹戏说。

今天就啰嗦最后一次,以后不在作话唠叨了。不然正文一套,作话“其实历史不是这样”,肯定会给读者造成认知障碍,影响阅读沉浸体验吧。

不考据就要不考据到底,我笔下就是平行世界(正色)。

——现在请点“屏蔽作者有话要说”——

包衣原本是努尔哈赤的外戚姻亲和非本支的族人。后来战俘多了,才编了下五旗包衣。

上三旗包衣有自己的户籍,属于正式的旗人,也可自称为XX旗,直接隶属于皇帝。上三旗主外,主管军事;上三旗包衣又称内务府属、内三旗,主管内务。

抬旗除了清初立功之外,一般只有后妃抬旗,意义为“变成皇帝的直系家人”了。清中后期“抬旗”的臣子大部分不算“抬旗”,而是“请归本宗”,相当于合宗。

上三旗旗人和包衣地位差距不大可以看费扬古的例子。

费扬古年轻时深受皇太极信任,所以从正黄旗入了正黄旗包衣,给皇太极当侍卫,后来管理内务府。费扬古后来立了军功成了外臣后,就“请归本宗”,回到了正黄旗。

清初许多勋贵都是上三旗包衣,后来也没有抬旗,当上三旗包衣当得很舒服,更受皇帝信任。

宜妃、惠妃、德妃就是上三旗包衣,她们仨的出身不低。但为了小说戏剧效果,还是人为把上三旗包衣地位降低了吧→_→,搞得她们对自己包衣地位很不满的样子。

——资料来源于《清代内务府》、《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第12章

宜嫔心直口快,地位也和荣嫔差不多,当即笑道:“荣姐姐这可不厚道,之前你怎么说来着?三阿哥不是已经睡了吗?”

荣嫔的明媚笑容又恢复成端庄笑容,脸上鲜活的表情又变得木讷:“嬷嬷说三阿哥刚醒。我要照顾太子和大阿哥,不接待妹妹们了。”

荣嫔的逐客令这么直白不客气,宜嫔的脸色有些难看。

乌雅氏倒是立刻乖乖告退,连正视太子和大阿哥都不敢。

宜嫔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乌雅氏一眼,也只好绞着帕子告退。

胤礽好奇的打量乌雅氏和宜嫔。

乌雅氏和宜嫔都是以宫女身份进宫当的侍妾,目前遭遇大不相同。

乌雅氏虽已经多次承宠,但一直没孩子,也没升份位,一直是最低的庶妃待遇;

宜嫔今年才进宫,一进宫就得了宠,第一次承宠后待遇立刻升成了嫔,几月之后便有了封号,位列七嫔之一,一时风头无两。

两人性格差不多,都是走明媚活泼泼辣的路线,未来都和雍正直接杠上。但两人颜值就差得有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