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505页(2 / 2)

胤礽没写明的是,毒死的不只是他,还有可能是大清朝。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必须唤醒那些民众,把他们从对士绅豪族的盲目信任中打醒。

这样,他们才会去学习新的东西。

康熙只想着旗人。但胤礽准备将“新百家”推到整个大清,特别是文风昌盛的南方。

南方比北方更重理学,且士绅豪族特别爱开书院,把持着地方上的基础教育。

而且,所有王朝之处,都会开“均田制”,将田均匀的分给老百姓。到王朝末年,土地兼并,百姓才会民不聊生,王朝才会收不起来田税。

但大清入关后被人欺骗,没有完成对土地占用的大洗牌,没有给百姓们分田,土地兼并在康熙朝就已经很严重。

原本康熙以为土地兼并是因为满人圈地的缘故。到现在,他才明白,满人明明二十多年前才圈了地,现在居然大多贫困,只靠着朝廷供给的些许粮饷勉强度日。

没读过书,连手中的财都守不住。

杀掉这群豪族,把地分给百姓,百姓有活路,至少在康熙朝,大清能在浙江收上田税了。

如果只是用他们本来的罪名,这些人罪不至死。

很讽刺,如果不是胤礽用断粮的方式引这群士绅豪商与“华家”打粮食战,引起百姓的愤怒,即使他们激起民变,大清也只能对他们网开一面,就杀一两个人,他们的家族不会覆灭,田也到不了大清手中。

现在朝廷必须杀他们,因为百姓们围攻他们的宅院,和他们养的刁奴起了冲突。

胤礽激起了真正的民变,他也做了挟民的事。

顾炎武越看越痛苦。

他不明白胤礽为什么这么急躁。

就算现在杀不死那些蛀虫,但胤礽还年轻,他只要一直盯着这些人,总会把他们用正义的方式扳倒。

就算扳不倒,只要能限制这群人,对大清的统治也不会有威胁。

敲山震虎就行了,为何要把整座山给烧了?

比起分给百姓一些田地,和消除地方豪强对百姓的影响,士族才是立国之本啊。

坐稳天下在于民心,而民心的关键在于士心。

若太子失了士心,别说以后如何施政,可能胤礽这太子之位都不会稳固。

顾炎武真的不理解胤礽这么急躁的原因。

他将胤礽的书信烧掉后,颓然道:“看来,我与帝师无缘了。”

他不能接受胤礽的做法。

道不同,不相为谋。

……

唐甄刚回到台湾,就收到了康熙和胤礽的信,得知了南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