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6节(2 / 2)

他们也想有新祠堂啊,也都知道念书的好。

特别是见过周耀祖中举后的风光后,族里就有好多人家想送娃儿去学堂。

可是,银子呢?银子从哪儿来?

周富贵喝了一口茶,也没继续卖关子,接着就说起了他家准备捐出三十亩水田给族里的事来。

这田今后就作为族里的族田,日后田里的产出都用于族中孩子念书之用。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周富贵还要把现在居住的这处宅子借给族里做族学之用,且再拿出五十两银子用来建周氏祠堂。

周富贵的这番话,宛如平地一声雷,炸的几位族老们眼睛发亮,捐族田,办族学,建祠堂,我滴个乖乖,他们没听错吧?

还有这用五十两银子建成的祠堂,那得多气派啊,这十里八乡怕是头一份了吧。

这突如其来的大好事让他们都惊喜万分。

周向东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他啥话也不想问了,管他周青林怎么分的家,他自己都愿意的事,他操啥心啊。

如果真能如周富贵所说,以后族里不但会有族田和族学。

这能不让人激动吗。

是以当老刘氏听到消息跑过来想替自家侄女抱怨几句时,就被周向东当场扇了一巴掌给撵了回去。

在这节骨眼里他可不能让他家婆娘在这里闹,不然周富贵一个不高兴反悔了可咋办啊。

其实这捐族田,办族学和建祠堂都是周耀祖在来信中提到的,王氏越想越觉得这想法不错。

虽说这么大手笔让她实在肉疼,可得到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

本来她就担心自家这次把田地卖给旁人后会引起族中佃户的不满,现下有这么几件大好事在前头吊着,料想他们也说不出旁的话来。

再说有了族田和族学之后,族里的孩子们也都可以有书念了,这样族人只会更感激他们一家,日后再说起她家来,哪个不是对他们点头称赞的。

有了好名声,自己儿子和孙子的仕途才会走的更远,王氏知道这也是耀祖让她这么做的用意。

第7章 、爹爹回光返照了

周青林把族老们签过字的分家书塞入怀中,领着妻女几个回到了卧房。

从昨夜到现在,他都没开口说过一句话,沉着一张铁青的脸,这副样子让刘莲芝和大丫几个都有些害怕。

一家人把昨晚已经打包好的东西一件件地往筐子里装。

老刘氏也过来了,被打的半边脸还有些红肿,她让大栓和大柱借了满仓家的牛车过来帮着拉东西。

村里消息传的快,没一会儿大家就都知道周青林被分家的事了,许多人跟着车子看热闹。

同情的有之,奚落他的更是不少,尤其那张添头,咧着嘴在边上笑的那叫一个欢。

他还气着前两天和周青林打架的事呢。

自己个子矮,和周青林这大高个掐起架来只有挨打的份,没几下就被他按在地上揍的鼻青脸肿了,想想都憋屈。

现下看到周青林狼狈的模样,张添头心里自是说不出的畅快。

心想,这人从小到大就没做过农活,妥妥一个肩不能挑背不能扛的废物,往后这日子指不定过的还不如自己呢,到时候看他还怎么拽,哼!

村西头靠近大山,那房子就在山脚下,边上没几户人家,越走越冷清。

当初因急着给长工弄个落脚的地方,所以房子盖的有些仓促。

四间屋子,都是用泥巴夯的墙,屋顶上盖的也是茅草。

院墙则简单的用竹篱笆围了一个圈,连个像样的院门都没有,只在篱笆墙东面留了个口子做进出之用。

当天夜里,周青林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睡,望着茅草屋顶和边上的粗糙土墙,再看看身边瘦弱的妻子,又想起白天村里人看他笑话的样子,憋了许久的一口血终于吐了出来,就这样昏死了过去。

脑海里的记忆戛然而止,周青林也终于明白这具身体的原主是怎么嗝屁的了,原来竟是被他自己的无能为力给气死的。

他是极度鄙视原主的,你说你这么一个三十好几的大男人,连自个父母兄弟是个什么德行都看不清,还掏心掏肺对他们好,这不是活该吗。

也不回头看看自己妻儿过的是个什么日子,一个男人不能让妻儿过上好日子那还能算男人吗。

好在现在自己顶了原身穿了过来,不然留下家中这帮妇孺以后该怎么活啊。

说实话,周青林觉得原主其实挺可悲的。

因为原身平时虽然脾气差,可在孝顺爹娘、诚待兄弟这些方面,他可是一样都没落下呢。

结果家人并不认可他的付出,这不家里发达了,父母兄弟就立马把他当成包袱甩了。

一份真心却受到如此对待,换谁都难受,都说佛争一炷香,人活一口气,也无怪原主会被活活气死了。

可恨之人必然也有可怜之处,周青林心里默默的对原身念到,老弟你放心去吧,从今往后,你的闺女就是老哥我的闺女,我一定会照顾好她们的。

说完,周青林顿觉周身一片清灵,整个人也轻松了许多,且脑海里自己和原身的记忆也融合在一起了,看来原身已经安心离开了。

新的生活新的环境,虽然很陌生,但对他这个前世已经活了七十多年的老腊肉来说,接受起来并不是难事。

这不,周青林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掰着手指数起自己的崽崽来了。

父母兄弟那一堆就算了,反正都已分家另过,自己和他们已经没有瓜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