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144节(2 / 2)

“要不待会儿咱婆媳两个唱出苦肉计如何?”老太太突然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兴致勃勃地与元氏商量。

“啥主意?”元氏一抖,老太太该不会又让自己饿肚子装绝食吧。

老国公夫人展眉一笑,道:“待会儿要是灏儿推着不去春锦节的话,我就说你无贤良之德,教子不孝,忤逆长辈,然后就让谭儿休了你如何?”

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可行,老国公夫人眉眼弯弯,“怎么样,这主意挺不错的吧?咱们今天肯定能把这棘手的小子给搞定了!”

元氏摇头,“不怎么样,一点新意都没有,一听就知道咱俩又在做戏唬他呢。”

自从上次绝食穿帮后,如今想骗过儿子,难!

“管他信不信,总得要试试才知道,万一信了呢!再说,不用这法子,咱们也没别的主意啊,总不能又是白跑一趟吧。”

元氏一听也觉得是这个理,两人就这么大剌剌的过去,肯定又做无用功,于是点头应承,“那待会咱俩就用这个法子试试吧。”

最多她回宣平侯府待上几日,又少不了一块肉。

婆媳两个说定下来,接着又嘱咐身后随行的婆子丫鬟,让她们待会儿机灵点,配合好了,可千万别露了端倪。

众人点头应是。

于是,这对隔三差五就要给江灏来一场苦肉戏的婆媳组合,摩拳擦掌的找她们唯一的观众去了。

听小厮来报,说老太太和太太过来了,江灏没有耽搁,把狼毫搁在笔架上,起身去了前院。

“灏儿啊,你怎么把那些海棠树都挖了啊?”看到大孙子过来,老国公夫人忙开口询问。

江灏给祖母和母亲行过礼后,方不疾不徐地开口说道:“太晃眼了。”

晃......晃眼?老国公夫人听得发愣,这么好看的花,这小子居然说晃眼。

老天,自己快活到六十岁了,还从未听谁说过海棠花晃眼的呢。

还有,十几棵海棠种在这院子都五六年了,以前咋没听这小子说过不喜欢啊。

老国公夫人摇头,算了算了,年轻人的想法她也猜不透,就由他去吧,反正是他自己的院子,再说挖都挖了,也没啥好说了。

再说,她今日过来可是有大事要办,可别本末倒置了,想到这里,老国公夫人清了清嗓子,示意元氏可以开始了。

收到婆婆的信号,元氏也没犹豫,开口说起此行的目的来,“眼看春锦节就要到了,这次若嫣和若雪也想去看看,灏儿,要不这次就由你这个做哥哥的领着她俩去吧。”

见媳妇已经把话说完,老国公夫人直了直身子,心道,接下来就该轮到她上场了,要是这小子说出一个不愿意来,那么自己就立马实施下一步计划。

“好!”江灏点头,答应了。

“我说你这个教子无......什么!”老国公夫人“噌”的一下站起身,不敢置信地看向孙子,“灏儿,你答应参加春锦节了?”

元氏也怀疑是自己听错了,她摸了摸耳朵,准备再仔细听上一遍。

“孙儿刚刚是说,这次春锦节一定会去参加的。”江灏笑着作答。

这回可听得清清楚楚的,婆媳两人顿觉自己的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

“灏儿,你同意相看亲事啦?”元氏怕儿子不明白参加春锦节的意思,想再确认一下。

老国公夫人听元氏问出这番话,顿时就有些急了,心道,傻兮兮说这些做啥,先把人哄过去,到时看到有让他心仪的姑娘,那姻缘不就结成了嘛。

唉,当初怎么给儿子挑了这么一个傻媳妇啊!

看到祖母一副生怕他反悔的样子,江灏笑着朝元氏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春锦节是干嘛的,不然他也不会去参加的啊。

“好好好,祖母现在就安排去!”见孙子点头,老国公夫人顿时乐的不行,哎呦,她得快些去通知自己的那些老姐妹,好让她们把家里适龄的女孩儿都带上,如今孙儿好不容易开了窍,自己这次可一定要把孙媳妇相回家才行。

元氏也是这么想的,既然儿子终于有了成亲的想法,那她这个做母亲的当然得为他张罗了,要自己说,她侄女玉柔就很不错,端雅贤淑,长得也好,且哥哥家的门第也不差,又是亲上加亲的,多好啊。

对了,自己现在就让桂嬷嬷去一趟侯府,把灏儿要参加春锦节的事与大嫂说一说去。

想到这里,元氏立马起了身,和有着同样心思的老国公夫人一起出了墨玉堂。

看着祖母和母亲兴冲冲的背影,江灏又拉开了思绪。

这几日自己去外祖家好几趟,结果再也没看到过那姑娘,也是,人家一个女孩子家,没事老跑到院门外干嘛啊。

昨日观砚把这几天打听来的事都报与他听了,原来那是翰林院周修撰的府邸,而周修撰就是今年的新科状元。

可惜只问到了这些,这还是观砚一路跟随人家,看到对方进出于翰林院,才打听出的身份来。

不过刚刚观砚从宣平侯府回来时,正巧看到长公主家的管家从隔壁宅子走了出来,江灏可以肯定,那管家定是去送春锦节邀请帖的。

所以那日她一定也会去的吧。

......

周青林并不知道自家的宝贝闺女已经被人盯上了,此时他正和翰林院的同僚们一起在饭堂吃中饭呢。

他们翰林院和别处不一样,衙门里头并没有设饭堂。

话说,翰林院里可是有好几万的藏书呢,要是一不小心引起火灾,那就全完了。

所以每天中午的这顿饭众人都是到外头饭堂吃的,离得也不远,就在翰林院斜对门的小院子里,那日琼林宴的菜肴也是在这边烧好后拿过去的。

这会儿,众人已吃好了饭,一个个正捧着茶盅吃茶解腻,茶盅都是自己从家里带过来的,所以款式各异,有青花,有粉彩,还有紫砂的,七十多个人,六十多款样式,倒是让整个饭堂添色不少。

周耀祖没和周青林同坐在一桌,自从知晓那日套他麻袋的就是二叔后,他就处处避开周青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