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44页(1 / 2)

常安“诗兴大发”,刚刚那个将军夫人的话也提醒了她,是以这次她又写了一首杜甫的《春望》。

这次不等别人开口,兰尚书就第一个拍手称赞:“好!太好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想不到公主小小年纪,竟有这般见解,大气!”

一旁的李颜璟终于露出了些藏不住的得意,仿佛被夸的是他自己。

这首诗让那些朝中大臣深有感悟,成国是马背上打下来的天下,几代人征战不断,是以这些大臣们顿时老泪纵横,顺着这首诗说起了陈年往事。

兰蓉虽然面上得体,但心中简直气不打一出来,自己的定亲宴,倒是哭成一片,偏偏最得意的还是常安。

一旁的贴身丫鬟一直在安抚兰蓉:“小姐,一定要忍住,要信大少爷。”

常安从不掩饰自己的得意,更受不得别人夸赞,被捧了几句后,眼睛都闪着光,干脆再让他们见识见识华夏诗词瑰宝吧。

这回在《春望》的基础上,她干脆大笔一挥,再升华一次,写了一首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常安会的诗词不算多,都是上学时候学的那些,成国曾经正是由盛转衰,又靠着铁骑重新占领了土地。

所以当年那些衰败之势,这首诗恰到好处。

当这首诗写完的时候,李颜璟看她的眼神都变了。

李颜璟自然有很多问题要问她,比如为何字迹不同,为何她能写出这样的诗。

可这一刻李颜璟心中只沉浸在了这首诗的内容中,两世沉沦,他经历过的战争和家国动乱,让他比在场的人都有更多感触。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次念诗的是方世缵。

兰蓉知道方世缵对于学问的追求,但他喜欢谁的诗都行,偏偏不能是常安,兰蓉忽然间就有些沉不住气了:“这般的诗词,瑞宁公主不过十四岁,又是从何感悟的呢?”连说出的话都不知不觉带了些攻击性。

谁知不等常安开口,陈将军的夫人元氏就先接上了:“在座的都知道,宣国往前几十年都是迁移在外的部落,就连瑞宁公主也是在战乱中出生,并不是娇生惯养长大的,所以瑞宁公主能写出这种诗,完全可以理解。”

常安略一扬眉,倒是跟自己准备说的差不多。

“正是如此。”她就这么欣然接受了。

虽然诗词都不是她写的,但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既然兰家算计她,何不干脆了做今日这场戏的主角呢。

传说中的……抢戏成功。

原本好好地定亲宴闹了一场真假公主不说,现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瑞宁身上。

李颜璟还嫌自己的太子妃不够出风头一般,故意主动问道:“还有想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