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74节(2 / 2)

百媚千娇 三春景 9410 字 2022-08-14

这不是杨丽华想到的,而是杨宜君托信给她,给她说的明明白白的道理——杨宜君没有隐瞒自己和蜀国王后的关系,等到风头稍减,就在爹娘的催促下(杨段和周氏也是得了播州来的信,请他们帮忙打听杨丽华的消息,并照顾一二),联络上了杨丽华。

杨宜君给杨丽华送了一些钱,让她能在掖廷打点自己的生活,不至于和其他宫婢一样累。另外还写信说明了情况,之所以说这些,是为了安抚住杨丽华,不想她在宫中想不开,又或者闹出什么事来。

这不是什么姐妹情谊,就是家里的任务罢了。爹对老家的伯父有兄弟之情,让她多看顾杨丽华...她又有什么办法。

至于说想办法送杨丽华出宫,那她是不会做的,即使她现在已经有在高溶面前说话的机会了她也不费这个劲。反正蜀国旧臣会想办法,最多就是迟一些罢了...她反正是不想自己救杨丽华的。

那会让她觉得自己就是个别人打了自己的左脸,自己又把右脸递上去的傻瓜。

杨丽华此时动姻缘之念,是因为她相信有‘前情’在,事情就完全不同了...而且,这也是缘分呢,不然她怎么就能与他相识于他微末之时?怎么那时他一个小小商贾,就让她动心了?

她果然是有慧眼识英雄之能的!

宫宴之后,杨丽华就想方设法给杨宜君递了信,一定要见她一面——虽然不想求杨宜君,但现在杨宜君是她唯一能求的着的人了。她就算想和官家叙旧情,也得先有机会见上面才是,而这种事可不好安排。

很多低位的妃妾想要见天子一面,也是很难的!除了几次家宴、大节,其他时候,一年到头只能见天子一两次的妃子又不是没有。

杨丽华知道杨宜君是尚宫局的女官,总该有些门路的——具体的她知道的不多,毕竟她也不想打听杨宜君的事。特别是现在杨宜君是受人尊敬的女官,而她却是宫女中都算底层的宫婢。

杨宜君一开始不知道杨丽华又在闹什么幺蛾子,不想理会她,只让她有事传信就好。但之后杨丽华催着人传了几次信,杨宜君没办法了,也想着是不是真有什么事,便答应了去见她。

不是为了满足杨丽华的要求,还是想着好歹不能让人在宫里出事,不然回头爹爹不好与伯父交代。

杨宜君去了一趟掖廷,光明正大说要见杨丽华...以杨丽华稍微有点儿敏感的身份,她这样光明正大的来反而不容易让人多想。

如今不少人,特别是宫人中称得上‘高层’的那些,都知道官家身边有一位杨掌记,真是国色天香,十分得官家爱重,轻易离不得。虽没有嫔妃之名,可看着就要飞上枝头了...所以杨宜君一来,掖廷令就十分奉承,她想见杨丽华,立刻就安排上了。

“原来是她啊...说来也是杨掌记族姐吧?杨掌记也是谨慎人,令姐入掖廷以来都没有来见一见。其实要说的话,原不必如此。”显然,掖廷令将杨宜君一直以来不探望杨丽华当成了她的谨慎,如今风头过去了,才来探望姐姐。

对此杨宜君没什么好解释的,也解释不了,总不能对陌生人说自家姐妹关系真的不好,像仇敌一样罢。所以也只能笑笑,默认掖廷令这话了。

掖廷令说话间,很爽快地带着杨宜君去见了杨丽华,还非常贴心地安排了一个房间给她们,叫她们姐妹能叙叙情...对此杨宜君只能说这位掖廷令太‘客气’,她还宁愿是有人监视着见一面呢,那样的话杨丽华才不容易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要求。

杨宜君对杨丽华的愚笨,以及不合时宜,是深有体会的。

第92章 杨宜君与杨丽华……

杨宜君与杨丽华在一间简陋,但挺安静的小室里见面...说实话,有些尴尬。

相顾无言,说的就是她们了。

也是,她们能有什么话好说呢?从小就关系不好来着,杨丽华觉得杨宜君针对她,觉得她不是个好东西。而杨宜君,是确定杨丽华针对她,杨丽华也确实不怀好意。

杨宜君又不是个棉花人,针扎了都不知道叫的。事到如今,她也不会因为杨丽华从天上跌落下来,就与她前尘往事一笔勾销,然后一笑泯恩仇,做起姐妹来...而杨丽华呢,也是要面子的,特别是对着杨宜君,就更想要面子了。

这个时候,哪怕之前心里演练了多次,嘴巴也发苦,话停在嘴边,说不出来了。

杨宜君见她如此,也没有心软,只是站起身道:“十五娘要见我,我也来了,来了又不言语,既是如此,我便不留了...尚宫局且有公事,我也是告了假才来的。”

说着要走。

杨丽华心里觉得杨宜君这是在故意拿乔,也是在给她难堪。过去杨宜君如此,她且有招,最次、最次不招惹杨宜君就是了。然而这次却是不能这样了,杨宜君就是她最后的机会了。

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杨丽华还是压低了声音道:“十七娘,我、我有一事相求。”

如果可以,杨宜君根本不想搭理杨丽华,但她现在不是来了么?这就是预备着杨丽华有些麻烦事她得沾的。所以眼下她也没有一口回绝,只是问杨丽华:“你人在掖廷,便少些事罢,我已听说了,蜀国旧臣如今有入朝的了...说吧,是什么事。”

“你先答应我。”杨丽华还想谈条件。

杨宜君哪里会惯她这个脾气,看了她一眼,又要走。大有她说就说,不说就算了的意思。

杨丽华是知道杨宜君的性格的,纠缠也是无用。当下只能拉住杨宜君的袖子,道:“你、你怎么如此性急,有什么话不能慢慢说...我一会儿不说就要走——说起来,此事你若助我,于你也是有利的。”

杨丽华这样说,杨宜君也就只当是个笑话听了。她可不觉得自己帮了杨丽华的忙,自己能得好处。

不管杨宜君怎么想得,杨丽华就自顾自往下说了:“...我如今处境你是知道的,便是如你所料,有蜀国旧臣、宗室救我出宫,那又是什么好出路么?富贵荣华不见得,蜀王孀妇的名头倒是先沾在身上去不掉了...”

“这不是什么好名头,有这个名头,我这辈子就这么完了!我不想这辈子就这么完了......”

杨宜君懂她的意思,杨丽华是不想给孟钊守寡——重点不是孟钊,应该说杨丽华是不想给任何人守寡,丈夫换成是另一个谁,她也是这个态度。甚至退一步说,‘守寡’说不定也不是重点!如果守寡能够得到富贵荣华,其实也不算坏。

现在的问题就是,给孟钊守寡真的没意思!意味着杨丽华以后只能深居简出、平凡朴素、日复一日了(蜀王遗孀终究不是一个可以随便抛头露面的贵妇身份)。杨丽华甚至连一儿半女都没有,以她播州杨氏第一贵女的脾性,怎么安于就此退场!

杨宜君对她有这种想法倒是不觉得有什么,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力。事实上,杨丽华能这样不认输、有追求、反叛,杨宜君还有点儿对她刮目相看了...当然,她还是不喜欢杨丽华。

“你有这个心思也是人之常情,倒也不必与我来说。等到日后你出宫了,一两年间不好说,过了这风口,你的身份也就不是那么打紧了。到时候你再如何,也是你自己的事......”燕国继承了旧唐风气,还是比较开放的,杨宜君这话也算是实话。

唯一的问题是,杨丽华想再嫁,可选择面会很窄。如果不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影响,应该是不会有特别好的再嫁对象了——不是再嫁的问题,而是她是孟钊的遗孀,就算是风头过去,有体面身份的人也不会想冒险。

毕竟有身份的人想娶个门当户对的妻子又不是什么难事。

“不、不用出宫,出宫我又能嫁什么人?”杨丽华到底不是真傻,这个道理她是知道的。她就看着杨宜君,说道:“十七娘,你来帮我...比起出宫,宫里不是有更好的人,也更名正言顺?”

宫外是要论身份,讲规矩的!杨丽华的身份让她比普通女子更难寻个合适的人托付终身。而宫中就不同了,这里其实是世上最没有规矩的地方...只要获得一个人的欢心,任何障碍就不再会是障碍了。

杨宜君何等聪明!这话如何听不出来?杨丽华话音刚落,她就站起身了:“不想十五娘有这等心肠...罢罢罢,我原来那番嘱咐,十五娘想必是看不上的。既是如此,十五娘再有什么事,我就不管了。”

说着,杨宜君急行而出,根本不管杨丽华在身后的。

给高溶推荐美人?这种事她根本不会沾的!

且不说高溶对她态度暧.昧,这种事她最该回避。便是没有这一条,这种事也是最不该理会的。她是尚宫局女官,做这种事就是立身不正。再者,他们这位官家的性情么,送美女属于是马屁拍在马腿上,何苦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