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九十年代进城记 第71节(1 / 2)

服装店最近都只有闻欣一个人,她站在店门口发现左右两边的铺子前已经都贴上回家过年的红纸,心知下次再见面说不准要过正月初十。

又看整条街在营业的店已经没剩多少,多数还是卖日用品的,哪怕是像她这样住在本地的人,也因为需要走亲访友早早放假。

这样算起来,他们两口子的生活很简单,就是最近才显得人情往来多。

准确来说是闻欣的交际圈在扩大,因为她就在国棉厂家属院门口上班,老太太们瞎溜达路过,看到就得停下来跟她唠两句。

没什么顾客,闻欣也很愿意招待客人,偶尔还想费力把店里的衣服推销出去,可惜花意的顾客都是年轻小姑娘们,跟年纪稍微大点的人不是很相衬。

她就是再巧舌如簧都没办法,倒是瓜子花生能卖出去些。

蚊子再小也是肉啊,闻欣什么也不嫌弃,而且还有些街头巷尾的热闹听,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而且她白天听到什么,晚上回来就讲什么,叫虞万支不得不诧异道:“这些都是谁跟谁啊?”

闻欣啧一声说:“上次我们还撞见过,牵着双胞胎女儿的那对夫妻。”

家属院拢共五栋楼,每栋都是八层楼高,并不是每间屋子的户型都一样,像隔壁的陈大姐家就多出个客厅,不过也是隔成房间用,毕竟有孩子的人家,总得利用好方寸之地。

提起双胞胎虞万支总算是有点印象,说:“他们要卖房子?”

闻欣说的是人家夫妻吵架的事,心想他听的怎么是这个,不过还是点头说:“是啊,地方太小住不开。”

户型跟他们家的一样,但大小住着一家四口,想也知道很憋屈,可不得吵架吗。

虞万支沉默两秒,又问道:“也是八楼对吧?”

闻欣不知道他打听这个做什么,还是疑惑地说:“对啊,有什么问题吗?”

倒不能算是什么问题,但虞万支道:“那他们怎么卖的八千?”

户型朝向大小都差不多,他们这也只是去年花七千买的,前后一年多而已,怎么涨得这么厉害。

闻欣才意识到这一点,想想说:“好像都是这个价,张奶奶说一号楼一楼带天井那套现在要一万。”

天井可以自己搭建,很多人都把厨房改在那,算是多出可以做房间的地方来,而且还不用爬楼梯。

虞万支惊讶道:“涨得也太快了。”

这可比钱存在银行利息高。

闻欣原来确实没关注这个,毕竟她现在已经有房子的人,这会忽然拍桌子说:“那我们的是不是也涨了一千!”

她好像地上捡到钱,猛地站起来原地转圈圈说:“天呐,天呐。”

虞万支被她转得都有些头晕起来,赶紧拽住人往自己怀里带说:“当心摔倒。”

他这一弄,闻欣才真的是会摔倒,下意识环住他的脖子说:“都是你害的。”

到底自己扶着额头,莫名地干呕一声。

转晕了吧,虞万支好笑地揉揉她的脑门说:“我的错我的错。”

闻欣是理不直气也壮,但还是喜悦道:“有一种买到金子的感觉。”

哪怕是金价,也不过从每克九十七涨到一百零五。

虞万支看她喜出外望的样子,不得不提醒说:“咱们将来换新家多半也是涨的。”

这倒是真的,不过闻欣仍旧高兴,说道:“那也比跌的好,你知道黄街那一片吗?前一阵子不是有个杀人犯在那落网,现在大家都嫌不吉利。”

世人迷信,沾上些坏事能遗千年。

虞万支对这些也不是很关心,只是狐疑看她说:“你知道黄街在哪?”

闻欣挠挠脸,眼睛转来转去,有两分尴尬道:“不知道。”

但能够说得头头是道的。

虞万支戳着她鼓鼓的脸颊说:“那明天带你去转转。”

也差不多到要停下来过年的时候,闻欣头点得能叫人看清楚发顶,动作幅度大得像在鞠躬说:“不知道附近有没有什么好吃的。”

虞万支是知道,但不能跟她打包票,毕竟老板很可能回家过年了,可她却是要一直惦记着夜里辗转反侧。

他只能高深莫测道:“咱们看看缘分在哪。”

跟神棍似的,话一串接一串,闻欣拧他的耳朵小声骂着,第二天上街没空管吃喝,只盯着路边的小广告看。

她看到一张念一张,忽然停下来说:“咦,三湖坊这间房我们去年是不是也看过?”

三湖坊?虞万支有点印象,喃喃着门牌号说:“就是跟人共用厨房的那套?”

其实这种情况在东浦的房子里很常见,但老住户多少都会欺生,而且有共同使用的地方,对乡下独门独户住习惯长大的闻欣来说确实不是最佳选择。

况且当时卖得也太贵,因为房间的面积比较大,屋主咬死开价七千八,超出他们夫妻的预算好些,但现在居然才卖七千,也跌得太厉害。

闻欣奇怪道:“这套又是为什么卖不出去?”

虞万支也不太清楚。

本来在他看来房子的价格变动是没什么意义,毕竟地方是用来住的,但考虑到将来要以小换大,他现在肯定是希望能涨。

他道:“看来咱们当时买家属院就很好。”

闻欣也是这么觉得,大概是住过一阵有归属感,她不吝啬溢美之词道:“附近的除了商品房,就数咱们家属院最有规模。”

谁让人家七八十年代是工业区最大的国营厂,现在是日薄西山没错,但随便一根汗毛都有碗口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