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六、不相干的人(02)(2 / 2)

昭昭荐樱辰 否否 4701 字 2022-12-26

由于本朝自诩老聃后裔,亲舅舅出了名的沉迷修仙,女皇继位后只敲打了一轮天下庙观,吐出不少田产才作罢,内心还是颇为惋惜的。那么多不事生产的男男女女,统统都该发回原籍生孩子种地嘛。

见李令之欲言又止,女皇摆了摆手,“也罢,你是年纪尚小,现在还没动心思,以后看上谁直接报来。母亲当年就能给湖陵定来崔攸之,你可是靖王府的县主,谁也别想越过你去。”

皇帝要胡搅蛮缠,天下谁也比不过,李令之头大如斗,只得道:“有需要一定找您。”

抢婚免了,真的。

明帝就给养女抢过一次,至今还为人诟病,成为人生的一道污点,即便那对强扭的瓜很甜也没能挽救。

又听女皇道:“你哥哥也不像话,世上哪有什么克妻,不过是那两个小娘子没福分做王妃!他以后要继承靖王府的,在犟什么?让他坐下来和人喝个茶像要了他的命似的!”

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李成平就是那不在场的大高个,李令之左耳听右耳出,只管点头。

不久,窗外雨势略缓,李令之心中直道天助我也,捞起麻纸草稿,正色道:“阿姐,我该去交班了。”

女皇意犹未尽地停口,嘴累心更累,挥手赶人:“去去去!”

——

中书省,舍人厅,该当值的不在,来接班的还没到,里厢冷冷清清。为了通风,南窗习惯留半掌宽一道缝隙,李令之一拉开门,内外气流交汇贯通,阴冷寒湿的濛濛雨气扑面而来,暗沉沉的室内又添几分凄怆。

李令之匆匆合起窗,抹了把面上的湿气,点上灯,这才去翻轮值册。

记录尚且停在昨日,李令之略一思索,磨墨落笔,在今天的一栏写明柳钦告假,自述白日代班,又挥笔一页当日节略夹了进去。她将带回来的麻纸放在一旁,几张需要同僚署名才能发下去就压在最上面。

门外响起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公房前。

走入的青年面容端肃,一身宫城常见的绿官服,高挑修长的身姿格外优雅,正是“天生一对”其中之一的赵先。

自科举大行其道,士族有兴有衰,赵氏百年不入上京,已然是寥落了。谁想因祸得福,本家远离罹遭兵乱的上京城,子弟起于幕府,之后投对恩主,家族逆大流蒸蒸日上。

赵先是赵相公亲侄,同辈里颇出色的一个,少时眼高于顶,孤傲自持。这位公子哥儿入仕以后倒圆滑许多,李令之一个摆明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头一日去中书舍人厅报道,他一点惊讶也没有,还能主动领她出入,先认省里同僚,又手把手带着熟悉日常庶务。

赵先本不必做这些,但他自然地做了,李令之就承了情,心里始终存着一分感激,平日相处颇为融洽。

也是赵先貌似清高,实则随和,对比成日冷着脸讲话也寒飕飕的柳钦,是个正常人都会更乐意与赵先交往。

赵先走入公房,刚与李令之打照面就吃了一惊:“希真,不舒服么?”

李令之不自觉摸了摸脸,“脸色很差?”

“苍白的很。”赵先走近端详她须臾,微微蹙眉,“许是房里昏沉,看着就像累坏了。趁雨势和缓,你尽快回去吧。”

“是得走了。”李令之揉了揉额际,指桌上的麻纸,“这里有几项我拟好了,政事堂在斟酌,圣人也没签,你看完赶紧去御前。”

节略一如既往清楚细致,很快就能补上白日的进程,赵先粗略扫过,笑道:“有心了。”

李令之道:“别谢,今晚你说不定歇不了。”

“分内事。”赵先微微颔首,又道,“我来时带了家里新制的伞,便是外头乌木的那柄。你一会儿拿去用,能挡些风雨。”

他现身时仪表端正,只衣摆溅几滴深深的水渍,泼墨似的散乱不羁,看来新伞就是大功臣。

李令之拱手一笑,转身踱入阴沉的回廊,裹挟湿润的风,消失于赵先不曾移开的视线。

————

社畜令:办公室只有熟人,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