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我力能扛鼎 第115节(1 / 2)

我力能扛鼎 宣蓝田 6858 字 2022-12-27

唐荼荼:“……噢。”

他转向一直沉默不言的江凛:“萧举人且说说罢,坊间传你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了将才,也叫我瞧瞧,你说——倘若今秋冬蒙古开战,会选哪儿开第一仗?”

他这话里情分生疏,是专门在两位裴先生面前给江凛遮掩。

隔行如隔山,唐荼荼前头讲的,江凛几乎听不懂,一直神游天外,不知道在想什么。

听着二殿下问了,他却不假思索:“赤城。葛循良失了的那座城——外关已破,短短几个月顶多能砌出一道城墙,防不住蒙古兵。”

晏少昰点头:“起沙盘。”

大帐里没留下人,全在外头等着传唤,影卫闻着声儿才刚掀起帐帘来,唐荼荼已经扛起两袋子米往桌上倒了。

一袋米十斤重,她一手一袋,轻松地像拎了两朵轻飘飘的花。

“姑娘……”

影卫噎了一噎,瞧着二殿下的手势,又默默退出去了。

漠南的地形,唐荼荼就一点不懂了,她一个搞城市规划的,做过最大的图就是市政路桥地铁图,再大的地形图就无能为力了。

两位裴先生在米堆里鼓捣。他二人都在今春去过边城,把周围地形摸得挺熟,不过一刻钟,赤城和周边地形就堆出来了。

撒大米的地方是山川、撒金黄小米为沙漠、绿豆是森林荒野、黑豆为沼泽,空出来的是河流和道路,至于城池,就是一条红豆线,外关一排红豆,内关也是一排红豆……

唐荼荼看得头大。

几人望着一桌米谷豆子开大会,各个神情严肃。

第112章

唐荼荼怕自己绷不住笑,不去看图,只盯着队长看了。

气质是跟着人走的,江凛不管什么时代什么年纪,都仿佛穿了一身迷彩绿,坐卧行走全是军人体态,只要看见他正襟危坐腰板挺直,唐荼荼立刻就能严肃起来。

如果说战争是政治角力、经济抗衡、军备人才各方面要素的统筹——那么军事建模,就是以军备和地理信息为核心的一轮大推演。

小到军备效能评估、理想武器的仿真图纸、军备竞赛预演,各兵种的实战价值、组合方案,大到对抗双方的行动概念模型……

几乎可以把实战里的每一步、每一个情况都完整地推演出最优解,把一场仗打到处处充溢着设计美学。

在这个技术条件尴尬的时代,军事建模的作用被一刀砍去八成,可剩下的两成,也足够让捧着一摞《武经七书》奉为圭臬的古人们震惊了。

江凛闭着眼睛想了想。

“倘若我是蒙军,我会先截断坝上的清水河,清水河上游狭细之处不足四十米,断了这条河,赤城又无内湖泊,就只剩南山脚下的洋河,城民取水需得下山去挑。”

“洋河每年冰期两个半月到三个月,十一月结冻,次年一月破冰,中间三个月,靠凿冰取水是远远供不上一城用水的。”

裴老先生听得怔了怔。

围城要义,一断粮道二断水源,兵家都知道,却很少有人计算什么冰期。

裴老先生和弟弟对视了一眼,不信这孩子一针就能挑破要害,缓缓道:“清水河,也有派兵守着,防着蒙古和辽人投毒。”

江凛:“多少兵守着?倘若北元修坝断水截流,能防得住么?”

“……防不住。”裴老先生脸上有了讪意,“可北元向来没这脑子,他们不像咱们的将帅学兵法谋略,他们打仗是蛮人打法,兵势大开大合,拔营就打,打不过就跑。”

“窝汗大军以往最高明的战术,也不过就是两路夹击、围点打援罢了。他们骑兵强势,擅长速战速决,秋冬往往只侵扰民屯,抢抢粮,一般不打大仗。”

江凛:“那就把小的散屯全舍弃了,送给他们——秋冬以后,蒙古西北季风高压,盛朝作战是逆风向,抢不到上风处,只会风沙迷目,没必要悖了寒暑时制。不如收拢民屯于一处,死守边防,与蒙古争几块野地的价值不大。”

民屯是送给关外异族流民种的地,为了彰显皇恩,也为了防边民暴|乱闹事,边城的将士会把垦好的田送给他们。这群异族流民有了落脚之处,围绕盛朝的边防线而居,就成为了预警敌情的第一道防线。

只是边民不善种植,每年收下来的粮尚不够自给,还是得靠盛朝送粮。收完秋粮的民屯就没价值了,弃了来年再种。

裴老先生摇头失笑:“怎么能说不打就不打呢?”

“西夏、蒙古与金人都在那块儿地方,都是穷凶极恶的豺狗,每到秋后总要闹出点风波来——咱们盛朝,整个北境的边兵有十几万之众,将士们总不能一整个冬天缩在城里喝酒吃肉吧?总还是要打上几场,立立威风的……”

裴老先生在江凛的目光里渐渐噤声,转而去瞧二殿下,见殿下眉眼沉峻,示意他说罢,裴老先生才无奈坦言道。

“朝中的军饷总会在年尾年初的时候发到边关,到时候全军论功行赏——是以每到年关,从小兵到将帅战意蓬勃,每遇敌人挑衅,必会拼力出击,若有退却之心,则当众斩首。”

就是要趁着年关,抢着拿人头、拼业绩、评先进。

江凛一脸一言难尽的表情。

领会到了他这个表情,裴老先生更窘迫了,换了个好听的说法描补矫饰。

“萧小郎年纪小,不知道战势关键,越是年关将近,越需要有悍将勇兵震慑,边城的百姓才能过个好年。”

……倒也算是个正当理由。

唐荼荼看出来了。

这两位裴先生半只脚算是军中人物,老气横秋的,说来说去,就是不信队长一个小少年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的赵括好赖还是个通读兵书的,江凛连引经据典也无,说起战略来,犹如三岁小孩掰着指头讲高数,会显得毫无信服力。

她忍不住转脸去瞧。

二殿下听进去了,他专注听人说话的时候,眉眼总是平沉的。

江凛退而求其次:“那就与西夏和金南开放互市。今年关外大旱,整个漠南粮食都不够自足,他们都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