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我力能扛鼎 第168节(1 / 2)

我力能扛鼎 宣蓝田 6719 字 2022-12-27

唐荼荼跟许多影卫相处过,感觉那就是一群爱说爱笑的大孩子,原来都命苦。

“……对不住。”

芙兰说没事。

唐荼荼提起两分精神,闲话家常似的问:“你们平时在哪儿训练啊?”

芙兰目光一闪,喜眉笑眼道:“姑娘心眼儿鬼,成心套我话呢,那不能说,说了年头儿能给我脑袋拧下来。”

唐荼荼一时分不清“脑袋拧下来”是夸张说辞,还是真的。血呼啦擦的事,从芙兰嘴里听来竟有几分俏皮。

她尴尬问:“那萧举人……也在你们那儿训练么?”

芙兰忖了忖,觉得这话能答:“在呢。他根骨一般,功夫底子浅,苦练一阵看看能不能赶上。他也教我们站军姿,打军体拳。”

“那套拳法有点意思,六大营都有校尉去跟着学了。姑娘可能不知道,我们的精兵擅兵械、擅骑射,低等营兵练体能、练布阵——唯独赤手空拳打架是个短板,打起来没有章法。”

“萧举人会的拳法多。至于军姿,头儿说我们练军姿意思不大,可以拿去操练刚入伍的游惰——就是游手好闲、偷奸耍滑的新兵蛋子,效果奇佳。”

那就好。

唐荼荼想:难怪这次见面瞧队长有精神了,原来在她看不到的地方,他也在努力和时代适应着。

她和队长都像楔子,不管适没适应环境,不管有没有动力,都必须找点事做,找个合适的地方把自己钉进去。

个人价值与使命感连在一起,不做点什么贡献,便浑浑噩噩得没法活。

“姑娘得空了给我安个身份罢,将我收作个丫头,管吃管住就行,好歹能有张榻,不然我得天天睡房顶去。”

“知道了……”唐荼荼支不住眼皮了,把芙兰的絮叨当成背景,在马车有序的晃动中重新睡过去。

府里都知道小姐病着,清早没人来喊她起。唐荼荼困得哈欠连天,她也不悖着生理钟,顺其自然地睡到了日上三竿去。

梦里不知怎么,闻见了肉香,她耸耸鼻子,下意识地往香味的方向探。

女人哈哈大笑:“我就说了肉管用吧?天天喂那些粥粥水水的,有什么营养啊,又不是肠胃病,怎么就不让咱荼荼吃肉啦?”

唐荼荼睁开眼:“……娘?”

华琼笑盈盈哎一声:“天天喝药,你这屋里头闻着都是苦的,能走能动的,干嘛要躺着呀?成天这么躺,好人也要躺出毛病来。”

唐荼荼:“我总晕。”

华琼:“那就吃完肉再晕——我做了小馄饨,还卤了猪蹄和肘子,人说生病了要吃亲娘做的饭,吃两顿就好了,我大清早提溜着菜过来的。”

一群丫鬟无奈瞧着,想说这不好克化。唐荼荼闻见肉香竟还真提起了精神,靠在床上,就着华琼的手,一口一个吃起馄饨来。

说是给她吃肉,其实馄饨里头就一点肉星子,全是菜和鸡蛋豆腐,猪蹄一个没见,肘子也就可怜巴巴切了半盘。

华琼是喂小孩那种喂法,喂她一个,张嘴“啊”一声,弄得唐荼荼哭笑不得,久违的鲜活气沾了一身。

一大碗下肚,她摸摸肚子:“还有吗?”

华琼:“不能吃了,吃多了克化不了。”

她端过碗,很不讲究地把荼荼剩下的半碗鸡汤喝了。

才问:“怎么见天的病啊?你头天病的时候,叶三峰就跟我招呼了一声,我没好意思过来——一点小伤小病的就往你这儿跑,弄得你母亲脸上不好看——可你这三四天不见好,怎么回事啊?”

毒香之事传不到民间,唐荼荼揪紧昏迷时的一线清明,搬出院使那个理由来糊弄:“我这个月月事到了,正好夜里吹了股风,就病倒了。”

华琼:“看着壮实,风一吹就倒,别是气血虚吧,回头给你找个名医诊诊,气血虚得早点补,不然长大了有的麻烦。”

唐荼荼笑眯眯听着,偶尔接一两声,她娘就能自己搭起一台戏来。

“想去娘那儿么?”华琼问她。

唐荼荼:“啊?”

华琼:“去我那儿住个十天半月的。”

唐荼荼探头瞧了瞧,母亲并不在屋里,可是胡嬷嬷在,当着胡嬷嬷的面,唐荼荼怕自己答应得太利索了,回头母亲心里不高兴。

她憋了三秒钟,才迫不及待道:“想!”

“年纪不大,顾忌倒是多。等着!”

华琼慧极,只消一眼就知道她心思,搓搓她的脸,出门往正院去了。不多时又回来,吩咐福丫和芳草:“收拾两身换洗衣裳,跟你们姑娘一块过去住几天吧。”

也不知华琼怎么跟唐夫人说的,唐夫人一点没介怀,笑着放她走了。

今儿天不是很晴,有些风,怕她出了门吹着风,唐夫人还拿披帛给她包了头。五彩的生丝绡纱中勾着银线蝴蝶,算是唐夫人为数不多的花哨东西。

唐夫人因为这“花哨”,高高兴兴买回来,又因为这“花哨”,一次都没穿出去过,怕穿出去惹人笑话。

唐荼荼便顶着一脑袋五彩斑斓的花蝴蝶,穿得严严实实地出了门。

她分明又困又晕,后脑勺沉甸甸地往后坠,离了唐府,透了透新气,又立刻觉得天清地明了。

西市上照样热热闹闹的,这是中城十二坊里没有的鲜活气——那些官家全关起门来过日子,天凉以后,各家夫人小姐不爱动了,巷道里没了那些穿金戴银的美丽,不免显得萧瑟。

西市上不同,还是斗鸡走马的热闹。这边吆喝着:“掌柜,一斤牛肉!添截舌头做饶头!”

那边吆喝着:“秋季清肺润肺炖梨膏,滋补养生老鸭汤!”

各家食肆里都添了热锅子,挂起大红旌旗,上边画“一个鸳鸯锅上飘三道烟”,这就是热锅子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