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我力能扛鼎 第296节(1 / 2)

我力能扛鼎 宣蓝田 6915 字 2022-12-27

“她又要与爹分房睡,又要撵走福姥姥,让陪嫁的几房人把她那小院守得严严实实,谁也不许进……你几个婶娘都说不能给孩子洗澡,她非要封锁门窗,给你俩洗得干干净净,隔日,你哥就着凉打喷嚏了……”

“家里成天嚷,你祖母,唉,嘴不饶人,一气之下把你姥爷和舅舅都请了来,盼着两方说教,好叫你娘清醒清醒。”

然后,就啪得和离了。

唐荼荼能想得到,姥爷也就那么一个女儿,捧在手里宠大的,哪舍得姑娘受这委屈。

还没焐热的姻缘成了一场闹剧,转眼就成烟灰了。

话开了口,唐老爷满肚的苦顺着流,竟在闺女面前收不住话了。

“那阵子,她像变了一个人……看见我,似见了恶人,我与她说不了三句话,你娘就怕得全身发抖,面色惨白,撵我离开。”

“分明坐月子不能见风,她却要每天裹上头巾站在坊门口,盯着来来往往的车马行人看,也不知道看什么,脸上再没一个笑。”

“我去衙署上值,刚走到街门口就被家仆追上来拦住,说你娘离家出走了。我赶紧骑着马一路追,追到城门口,才看见她垂头丧气回来,她竟糊涂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唐荼荼失了声:“……离家出走?”

“她好像是在找什么东西,盯着路边街角,什么犄角旮旯都要凑上去翻一翻。家里边一没看住,你娘就骑上马奔着一个方向跑,要找一块……什么巨大的布,说这块布遮天蔽日,把她罩在底下了,寻着边界才能跑出去。”

事隔经年,唐老爷许多细节记不清了,越说越稀里糊涂。唐荼荼也没听明白,只觉得症状像是产后抑郁。

好在两人峰回路转,如今都有了自己的生活。

唐荼荼宽慰他:“事儿都过去了,您别想啦,娘挺好的,有钱万事足。您跟母亲好好的就行啦。”

十五岁的大姑娘,像模像样拍拍他肩膀,越长越像爹娘的小棉袄。

唐老爷心头万千思绪全成了柳絮,风过不见痕,只余下点怅惘。

他收拾心情站起来。

“荼荼赶紧歇下罢,爹这就回去睡了。”又说:“有空多陪陪你母亲,她因为赵夫人的事郁结在心,昨儿还问我能不能把赵夫人从牢房提出来,且拘禁在后宅。唉,那不是胡闹么。”

絮叨完,背着手走了。

第269章

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休息一天都奢侈。短短歇了两天养足精神后,唐荼荼就奔着山上跑了。

几万斤生理盐水发遍了全县城,成了全城大夫津津乐道的“神仙水”,山上的工场却仍然简陋得不像样。

几十名工人挤在三个小院里忙活,院中几顶油帐,露天生火煮水,通了一条排污渠,这就是全部的工场设施了,放后世是妥妥的黑作坊。

清明节前后的几日新雨,把东镇的泥路和荒山洗刷了一遍,几十车土方拿油布盖着,没受一点潮。

年掌柜张罗人手,以三牲和香纸拜过了土地爷,这就要开工了。

唐荼荼借着芳草漂亮的针线活,拜托丫鬟给自己缝了个两寸见长的荷包,上头绣五个字——项目负责人。

“姑娘,这荷包做甚么用?”

白布底,红字,看着怪不吉利的,姑娘非要这个色儿。

唐荼荼栓了根绳挂在脖子上,笑了声:“没用。”

她就是想偷偷过把上辈子没独立带过大工程的瘾。

别说,这轻飘飘一片布,戴上了,心里滋味还怪复杂的。眼下没有老师把关,没有同事分工合作,她这“总负责人”也是光杆司令,要一个人孤军奋战。

工场选址地离县衙不远,不过四十里地,骑马用不了半个时辰。

唐荼荼马术不精,只敢白天骑马,晚上回家时坐马车,提前买口热食,在马车上顺便把晚饭解决了。

每天迎着朝阳出发,披星戴月回家,唐夫人想就姑娘家的安全问题说两句吧,却找不着事头说——早上衙役送过去,晚上年掌柜派人送回来,那年家的家丁不知是什么来头,不苟言笑,金刚怒目的,拳脚功夫好得出奇。

想来想去到底不放心,跟老爷知会一声吧,唐老爷辗转反侧了一宿,黎明时分终于想通透了,殷殷落了句。

“夫人不必管她,荼荼那孩子有分寸。”

爹娘心里的愁肠百结,唐荼荼全然顾不上理会,一忙起来昏天黑地的。她在每天有限的十二个时辰里,除了保证充足睡眠,连一日三餐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随身记事本不离手,两天能写满一本,耳边永远有人在问询。

“姑娘,用夯土砖能行吗?您说的混凝土骨料到底是什么东西?”

“姑娘看看这回的砖,水渗得慢,上头洒了水,积水三日也没渗到底儿。”

唐荼荼:“这粗砂不行,砂砾需要筛拣,这砾石大的小的乱七八糟,到时候出料不均匀,墙体干了后就不能均匀受力。去找木匠做一套铁丝筛网,我要的是指甲盖大小的砾石。”

混凝土与普通的夯土浆不一样。时下民间百姓砌墙垒房,舍得用砖的那都是大户人家——贫民盖房子是先以坚韧的木柱起形,再拿黄黏土和泥一层一层往上砌,干一层,抹一层,直到房子成型。

这样的土屋寿命极短,一股大风能吹跑土,力气大的壮汉一脚能踹翻整面墙。

讲究一些的人家用黄米汤代替水搅拌石灰浆,借米汤中的支链淀粉做胶凝材料,凝固后就可以在石灰缝隙中生成更紧密的微观结构,让砖块黏得更紧实——明清时期多段长城就是这么筑起来的。

但受天然原料所限,砖墙本身就有抗压性差、中空缝隙多、吸水吸潮的缺点。普通砖窑烧出来的砖与后世没法比,要是用作化工厂的主材,不出一个月就会因为污水泄露焦头烂额,得时时提心吊胆,找补问题。

像娘说的御窑,专门给皇家烧砖的那些砖厂,一块结实牢固的大青砖从粉料到成型能烧两年。就算二哥,就算太子一路给她亮绿灯,耗时也久得没法想象。

唐荼荼打算一步到位,抛开砖墙,也不用砖混结构,直接挑战全钢筋混凝土浇筑。

盛朝是能炼得出钢的,华夏是炒钢法的祖宗,只是炼的钢通通拿来造兵甲刀械了,还从来没有人想过打二十米长的钢筋。

唐荼荼揣着点劣念想:真要造出钢筋混凝土的工场,其使用寿命能送走三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