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古代经营书肆日常 第72节(1 / 2)

工部尚书陈辙跟儿子说的其实是:“年纪都差不多,你看看人家古方捷,你看看你。人家都能帮大理寺捉狗了。”

截止19:47:

感谢wendy的10瓶营养液,感谢阿脑的10瓶营养液!吨吨吨吨!

今天4000————

.

后面剧情有点难写,没有精力回复大家,特地集中感谢!!

我还没见过那么多的读者qaq

爱你萌∠(≥e⊙」∠)_

第75章

◎亲情价,五五折!◎

对大虞组建绥远海军一事,朝廷上分了几派。

支持古方婕的,支持组建海军但不支持古方婕挂帅的,反对组建海军的,以及和稀泥的。

下朝后,皇帝被大臣吵得头疼,点了几个人到勤政殿来。

“陈辙,你有什么看法?”

陈辙立场鲜明:“回陛下,十年磨剑,如今我大虞造船技术成熟,海战经验丰富,正是出海的绝佳时机!古方婕虽为小将,初出茅庐,胜在魄力非凡,已有远航经验,手底下皆为海军,万事俱备。”

皇帝又点了御史:“邢御史有何见地?”

邢御史起身一拜:“陛下,臣认为出海势在必行,但不能是古家女。”

他甚至不说古方捷的名字。

“哦?”皇帝又问,“何以见得。”

邢御史:“东南总督府分古、吴两家,如今吴家有二女入宫为妃,手里有三分兵权,古家手里七分兵权,长女得一品功勋夫人爵位,平起平坐。如果古家长孙女挂帅出海,手握重兵,下一辈的姻亲之盟,则又要从吴家出一位女儿入宫。古吴两家好不容易整合到一家,互相掣肘,总督府不可再分了。”

古家和吴家合并一府,看似强强联手,实则加强了皇帝的中央集权。

“东宫没有女主人,邢御史的意思是,古方婕是嫁入东宫的最佳人选?”皇帝没表现出赞同,也没反对。

邢御史道:“古方婕是秦王的表妹,太子如今在锦花殿尽孝,二人又到了适婚之龄,不仅亲上加亲,还能防止东南功高震主。”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陈辙反驳:“陛下,古家不止一个好姑娘,但将才难等啊!”他们工部与东南总督府联合造船已经不止十年,怎么能因为最佳人选到了出嫁的年纪就把她换下来,“出海人选不可应付,古小将军赤胆忠勇,初定海线有功,虽年幼却天资过人,若是毕生投入拓海开疆大业,我朝海事将一片坦途!”

“陈尚书,她小小年纪野心勃勃,不等诏令擅自开海,可见古家的军权已经够大了!再出一个御海大帅,我大虞江山怎么办!!”邢御史绷紧神经,对抗到底,“陛下!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若要用古方婕,也不该让她在古家!”

就是要古方婕嫁人!把隐患扼杀在萌芽期。

陈辙也跟着生气,情绪十分激动:“你这老匹夫,分明就是不服气古方婕为何不是男儿!”

邢御史被噎住:“这是事实!倘若她是男儿身,那便是公主下嫁!总督府自有公主生儿育女!古小将军女儿身,本就麻烦,怎可将出海重任交付到妇人手里?”

“好了!”皇帝不想听了,再听下去又是车轱辘话,“都退下吧,此事再议。”

等几位朝臣不甘心地离开后,他吩咐桂三:“阿桂,去请刘镌。”

桂三:“是。”

消息传到了锦花殿,古方婕没有了逗狗的心情。

小吴妃身子重,还是来了:“出海还是太危险,方婕,你也再好好想想吧。”

“总督府有竞儿维系,根本用不上方婕。”锦贵妃安慰侄女儿,“别的不能保证,你的婚事,还是由你母亲说了算的。”

怎么都在说她的婚事,古方婕还是那句:“我要出海。”

为什么大家都盯着自己呢,因为古家少女儿,她又是最有出息的一个,还因为她的母亲,太厉害了,需要交出自己的孩子才能让京城这些大臣放心吧。

尤其是文臣。

.

百家楼里。

秦东篱静静聆听古方婕的诉苦,看她一杯接一杯地喝,百家楼的酒卫竞喝了也上头,他们表兄妹半斤八两。

“我想出海。”古方婕重复她的执念,“我要登上名将谱,把古方婕三个字,刻进史书里,万古流芳。”

秦东篱开导她:“现在有人想把你送进东宫,有人只是不希望你出海,也有人支持你出海,一切还未下定论,你不要过于焦虑,越是紧要关头,越要保持头脑清晰。”

“老板,我怕啊。”她撅起嘴,特别羡慕,“我从小就不着家,到处跑,最多是触犯家法,现在我长大了,连跑都不敢跑,因为可能会触犯国法。”

“老板,你知道质子吗?”

“以前有小国会送质子来,以求两国和平,求大虞不会攻打他们。”

“现在,我就像……算了,这种话不可以说,太大逆不道了。”

她懊恼地敲打自己的头:“我应该进京前,找个自己看得顺眼的,把亲事先定下来。”

“方婕——”秦东篱拍拍她的肩膀,“放心吧,你的婚事不可能这短短几天就定下来的,起码能谈个两三年,他们上朝都喜欢小题大做,吓唬陛下呢。别当真啊!”

秦东篱打包票:“赌不赌,你在端午之前,一定能单身离开,回照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