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559页(2 / 2)

这个时代的作家还是很体面的职业,大家听到顾立春要当作家,觉得倒也挺合理,毕竟人家是真会写,还发表了那么多作品。

办完毕业手续,顾立春回了一趟红河农场,帮着白大姐对五场进行一系列既符合时代发展又能增产增收的改革措施,接着他又写了一份上万字的《国营农场改革建议书》,递交给谈场长和邓场。1979年以后,农场便开始实行场长负责任,党委书记只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农场的事务主要由谈场长负责,不过,谈场长年纪大了,过两年就要退休,接替他职位的,不出意外就是邓场。

做完该做的工作,顾立春便去办了辞职手续。

他在东云县的南边承包了一片荒山种果树,雇吴胖和他媳妇帮忙看着,吴胖去年结的婚,女方是周边村庄的,完全满足了吴胖对于女性的幻想:高大健壮、面如银盆,最主要是胃口好厨艺好。夫妻俩都是憨批,整天乐呵呵的。

赵志军对此总结道:“可见这年轻人找对象,不怕有要求,就怕没要求。”

说完,他还特意看了一眼顾立春。顾立春是笑而不语。

顾立春做生意写文章,赚够钱就去承包荒山荒地,还办了两家公司,一间就专做猪饲料,一家是种子公司。

他眼光准,又会用人,又有人脉。饲料公司很快就站住了脚,第一年就开始盈利,紧接着他又开了一家生产豆豉和辣椒酱的加工厂,厂子建在东州西郊,还把姥姥接过去当技术顾问。其实他原本是建议舅舅和表哥办厂的,还表示可以借给他们一部分启动资金,但两人性格保守,不敢承担风险。顾立春索性自己来,还给姥姥一笔技术转让费,田姥姥一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钱,死活不要。

顾立春只好开了个账户把钱存起来,打算以后给表哥表姐买房用。

顾立春混得是风生水起,农场里有些混得不如意的年轻人就起了投奔的心思,带头的是赵高和小孙。

赵高打电话来试探:“顾哥,我和小孙在农场干得挺没意思,我俩去投奔你行不行?”

顾立春道:“你们是我的好朋友,我当然愿意跟你们一起干,不过,我丑话先说在前头,我可是个体户,不是国家单位,是要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而且忙的时候很忙。”

赵高说:“我懂得。”

说完风险,顾立春也说说好处:“当然,干好了我是不会亏待你们的。工资我开得比农场略高些,工资分为底薪和提成,多劳多得。你们是公司的元老,我再给你们一点股份,到年底你们也有分红。”

赵高激动地说:“顾哥,你待我们真是太好了,我这辈子都着你干。”

赵高和小孙不顾家人朋友的劝阻,坚决地办理了辞职手续,来东州投奔顾立春。

他俩一来,立冬和立夏也坐不住了,两人一起打电话说也想投奔他。

顾立春道:“立冬不喜欢读书,不想读就算了,我不勉强你。但立夏,你可不行,你读书成绩好,要继续读下去,目光不要太短浅,要放长远些。读完大学再出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