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第199节(1 / 2)

几乎还没有用刑,只是恶声恶气的问了几句,南山便已经心虚得不行,启科齐面儿上还好,只是谦卑讨好的问着,不知他们到底是犯了什么罪,怎么不见升堂,倒是先押到了牢房。

十四阿哥瞧出了些意思,招手唤过一个狱卒,“去,把他们两个分到两处问,就问他们今儿说了什么,问他们两个是怎么认识,又是怎么走到一处的。”

“嗻。”狱卒都是经了不知多少刑讯手段的老狱卒,很快明白十四阿哥的意思,应了吩咐,转身往牢房去。

十四阿哥吩咐完狱卒,又转头对十阿哥解释道:“我原先只打算把启科齐拉出来用一用,所以让人跟着他瞧瞧,毕竟他若是太过安分潦倒,也不好用,没想到让人跟着他的时候,竟发现了他和南山交往甚密,就正好一起了。”

十阿哥挑眉笑道:“哈哈,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他们两个凑到一处,这事儿就更真了。

十四阿哥笑着点点头。

然而出乎两人预料的是,这事儿还有意外收获。

“这舆论,这、还真是他们挑出来的?”十阿哥愕然的瞪大了眼,“他们还想继续挑事儿?”

老狱卒点点头,“是,回爷的话,那个叫启科齐的嘴硬,不过,那个叫南山的不禁吓,小的就说启科齐已经都交代了,他就吓得什么都说了,说,都是启科齐的主意,也是启科齐先寻到他的。”

“他找死!”十阿哥暴怒而起,这么两个他们随手就能摁死的小喽啰,怎么就敢算计到玉格身上?

“真是狗胆包天!”

十四阿哥沉声道:“他这法子倒很可行,这事儿若是真让他们做成了,只怕咱们兄弟几个都压不住。”

十阿哥的脸顿时阴了下来,从牙缝里吩咐道:“让他们把事情交代清楚了,给爷往死里打!”

很快,人证物证,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全被十四阿哥料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借着阿尔松阿的手,禀报给了康熙。

康熙知晓后,夸了阿尔松阿差事办得不错,至于启科齐和南山,这两个都是旗人,旗人在刑罚上是有优待的。

尤其若其父祖伯叔兄弟及子孙阵亡的旗人,只要未犯下谋反、杀父等十恶不赦之罪,便准免死一次。1

而不巧,启科齐和南山都在其列。

康熙合上阿尔松阿的折子,道:“关押起来,交由刑部处置。”

这两人的身份还够不到由康熙亲自处置的地步。

“嗻。”

康熙又拿过玉格的弹劾折子打开,想了片刻,落笔,都察院诸御史不能及时察觉京城舆情有异,罚俸一月,左右都御史罚俸两月,而后便是一些勉励玉格好好当差做事之言,最后是一句‘朕自是信你’的亲近之语。

当晚,康熙宿到了六姐儿处。

事情到此,算是告下段落。

至于玉格这边,先是收到了十四阿哥的来信,而后收到了八阿哥的来信,最后看到了发回来的明折。

无论如何,这一次的情,她得承。

虽然,她这处也已经有了彻底根除谣言的、运气。

第221章 、好运气

六月,台州、苏州、震泽、阳湖旱。1

台州出现干旱的消息报上去,不说京城的百姓,就连身在台州的百姓都不敢置信。

最先觉出可能会有干旱,并且说笑般告知玉格的老农喃喃道:“怎么可能呢,玉大人还在呢,这怎么可能呢。”

诸如旱灾这类的灾情不是突然就爆发出来的,经验丰富的老农早早的就能觉出不对,不过今年,他们觉出来了,也觉得是自个儿觉错了,还是那句话,玉大人在呢,怎么可能呢。

台州出现干旱的消息传回京城后,不知是因为玉格的名气的关系,还是因为旁的什么,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在京城传播开来,引起京城百姓哗然。

怪哉,玉大人人在台州呢,台州怎么又干旱了呢?

霎时间,什么玉格带玉而生是神仙转世,什么京城需要玉格镇着方得安宁的话语,全部低迷沉寂了下来。

十阿哥笑呵呵的同十四阿哥纳罕道:“他这运气还真说不出好是不好。”

去岁台州干旱,从五月到十月滴雨未落,她初到台州,台州便下雨了。

今年她人在台州,台州又旱,却恰好解了她因为百姓太过推崇信奉而迎来的一次危机。

十阿哥摸着下巴点头道:“他这运气是真好。”

十四阿哥笑道:“什么时候遇到干旱倒是好运气了?这可是一县百姓受苦的事儿,这中间不知又要生出多少要忙的事儿,他最大的运气难道不是咱们几个护着他吗?”

十阿哥嘿嘿笑了几声,连连点头,之前那事儿,嘿,他和十四弟做得是真漂亮,连八哥都特地写了信来夸他们。

十阿哥笑着又嘿嘿笑了两声。

十四阿哥又道:“这消息,还得再传得再大一些。”

十阿哥一愣过后,点点头,“是,免得这样的事儿再来一次。”

再一再二再三,连十阿哥都觉出这里头的不好了。

十四阿哥想了想,又添了一句,“隐着些,别、和别的人撞上。”

“别的人?四哥的人?那撞上也没什么啊,不都是为了玉格么?”十阿哥快人快语。

十四阿哥深深的看了十阿哥一眼,摇了摇头。

四哥的人他们自然不怕,怕只怕和汗阿玛的人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