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殿下 第267节(1 / 2)

殿下 石头与水 6274 字 2023-01-13

倒是楚姑娘没父亲楚大将军的随遇而安,她私下跟母亲说,“若陛下真有心用父亲,哪怕是招揽人心的话总要剖白一二的。既没有这样推心置腹的表示,父亲的位子是坐不久的。眼下家中无妨,长远看,父亲母亲还是得有个决断。我在殿下身边,深知殿下才干,又与殿下有情分。殿下一向看重哥哥,敬重父亲的。

这是我自己想的,母亲别多想。

反正多留条道不是坏事。”

楚姑娘觉着陛下不是能识良材之人,既如此,不若与公主相交。

只有史姑娘回家是纯粹休沐的,公主有啥事史太傅都清楚。因公主指点,史太傅免于一坑,以至一向不赞成公主议论政务的史太傅,很诡异的添了点叨叨嘴的毛病,有拿不定主意的事就爱找公主念叨念叨。

这可真是……

今日麟趾宫亦热闹了一日,徐家女眷进宫请安,不过,荣烺出宫没见到。回宫后听母妃絮叨半日,“你外祖母、你舅妈、你表姐,她们都念着你哪。可惜没见着,以后再见吧。我有件事跟你商量。”

“什么事?”荣烺问。

“我想让你环表姐给你做个伴读,你说可好?”徐妃把榛子酥推闺女跟前,“尝尝,这是厨下新做的。”

荣烺吃两块酥才说,“先不说我伴读满着呢。环表姐比我大三岁,她不是定亲了么,还不成亲么?”

“别提了。俩人星相不合,亲事作罢了。”

“既星相不合,当初定亲前没合八字,眼瞅要成亲才查出星相不合?那他们定亲前怎么合的?”荣烺都不能信有这样的事。

“当初没合星相,光合了八字。自打今年你舅妈就是这病那痛的,吃了多少药都不见好,还是有懂行的说,不如算一算星相,找人一算,可不就冲着了么。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只能将亲事退了。”

徐妃说着叹了口气。

“那接下来得赶紧给表姐说亲了吧。”

“说亲不急,我就问给你做伴读如何?”

“没位置啊。我就四个伴读的位子,表姐来放哪儿啊?”

“颜姑娘还回宫么?”徐妃奇怪,“颜相不是罢官了么?”

“母妃你这说的哪里话!颜相是辞官,又不是有罪。阿颜好好的,干嘛不回来!我还得叫她多陪我两年哪!”

“辞官也不是首辅了啊。当初是看颜相面子上才选她的。”

“我可没听说是这缘故。”荣烺不满的顶回去,“比阿颜出身好的贵女有的是,当初选她是因为阿颜不仅出身好,自身更好。母妃你怎么这么势利眼啊!”

榛子酥也不吃了,荣烺起身回自己偏殿去了。

徐妃也有些面子上下不来,尤其她如今颇受恭维,没忍住同心腹李嬷嬷抱怨起来,“一言不合就臭脸走人,真不知谁惯的这毛病!”

李嬷嬷笑着给徐妃换了新茶,“娘娘莫恼,公主还小哪,又与颜姑娘一向玩儿的好。娘娘乍一提,公主可不就恼了么。不如这样,老奴给娘娘解了这桩烦难如何?”

“你能有什么法子?”她亲自说都不成。

李嬷嬷两只浑浊的眼珠透出一点成竹在胸的亮光,“颜相既已不在朝内,若知耻的,自己就回家了。这颜姑娘啊,也太实诚了些。找人点她一点,她就豁亮了。”

徐妃葱削的指尖儿微微蜷曲,有些心动,“这事儿办的不着痕迹才是。”

“娘娘就放心吧。”

李嬷嬷才智多谋的打了包票。

第345章 殿下之十一

殿下

正文第三四五章

荣烺是晚上用膳时才到母妃正殿去的,若非父皇叫人请她,她是不打算过去的。

荣晟帝见到闺女挺高兴,问起大长公主的身体,荣烺说,“挺好的。午饭后我们还一起玩儿了会儿牌,姑祖父给姑祖母当军师,害姑祖母输了整整一匣银锭子。”

荣晟帝笑,“那今儿谁赢了?”

“当然是阿衡哥了,他牌技最好。我也赢了一点,不过不多,后来把银子赏给服侍的人了。”

荣晟帝笑眯眯的听着,徐妃问,“怎么阿衡也在?”

“我让他去的,还有二舅舅,我有事跟他们说。”

徐妃追问,“什么事?”

“我不是听说二舅舅回朝任太尉么。我就问了他几个问题,我说你一直是掌兵辽北,你也不懂嘉平关的事,估计也不懂西南东南的军务,更不必提其他地方了。既然只知辽北,焉能就任太尉。太尉知全国之兵,不能这样胡来的。”荣烺爽快的说,“我觉着太尉不合适,劝他辞官,任个参知辽北军务的官职也就是了。”

荣晟帝徐妃吃惊极了,这,阿烺不一直跟郑家很好么。

两人互觑一眼,徐妃直接说了,“那参知军务能跟太尉比么?你跟郑家一向要好,这是出的什么主意。”

“我难道不是好心。若才不配位,担不起职差,才会惹出乱子哪。所以我才跟二舅舅去说的,太尉这官儿于他有些大了。”

荣晟帝道,“任什么官是朝廷的事,你怎么能私下跟阿骁说辞去高官而就低位呢?”

“我是好心,而且难道我说的是事实,二舅舅本来也只懂辽北军务,父皇你干嘛让他做太尉呀。”

“阿骁戍边多年,于朝有功。既回朝任官,自然要有所升迁。”

“戍边本就是将领的职责,父皇既欲酬他之功,给他一个合适的官位就是。若觉不够,再赏赐金银土地,怎么能随便弄这么高的官呢?当年老国公活着时也没任过太尉呀。”

“罢了。说不过你。你别瞎出主意了,这都什么事。明儿若阿骁请旨辞官,都是你的不是。”荣晟帝笑嗔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