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23节(2 / 2)

赵南平没说话,只是半晌才爬起来。

向阳知道大队长的家在哪,站在门口敲了敲门。

周源跑的特快,过去把门打开,抬着小脸好奇的看着眼前的人,“你是谁啊?”

向阳看到他就想起来自己弟弟小时候的样子,也半弯着腰抿嘴笑着看轻声问他,“我来找周场,请问他在家吗?”

周源想了一下周场是谁,紧抿着小嘴,“我想起来了,找我叔叔的。”他打开门,向院子里跑过去,“小叔,有个姐姐找你。”

周场突然想起来昨天他跟人说的,这才从地上站起来,“快请进。”

周繁抱着周温站在原地。

向阳进来看到周繁,对她笑笑。

“这是我二姐周繁,在县里上学。”周场给她先介绍,“姐,这是咱们大队新来的知青,向阳,现在在学校上课,她对这个可熟悉了。”

周繁笑着点头,“你好,那你们忙吧。”

周场回房间里把书拿出来,“这几本都是,都是我哥在外面买来的,我们家里人谁愿意看谁就看。”

向阳听他这么说还是很惊讶的,因为这种方式非常好,谁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不限制兴趣,没想到田婶子是个这么有想法的人。

“谢谢啊,我正好可以看。”

周场摆摆手,“不用谢,我还要谢你帮我这么多呢。”说完他指着地上的抽水车,“我上午用车从大队里拉回来的,现在改的差不多。”

向阳也蹲下来看了一遍,“可以,等哪天大队里投入使用,你一定要告诉我,我也去看看。”

周场立刻就答应下来。

周繁把周温放进小推车里,她到堂屋里倒上一杯热水,“向同志,喝茶。”

向阳忙道谢,伸手接过来。

周源抬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伸手挠挠自己的后脑勺。

向阳在周家也没待多久,拿着书就回了知青点。

中午周繁跟周场一起做饭,周喜出来照看着周温。

周洪山他们三个下工回来的路上,刘支书叫住了周洪山。

田耽跟余秀敏先回来。

“叔,啥事啊?”

刘支书冷哼一声,“昨个新来的知青要走了,公社已经同意,就差你去大队办公室盖章,需要走个流程。”

周洪山就知道会这样,但没想到会这么快。

“真行。”

赵南平来的快,走的也快,很多河山沟的乡亲们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人。

到五月麦忙的时候,周场一共做了三款改良版的抽水车,不仅仅种西瓜可以用,普通浇地也可以。

其中向阳也帮了不少忙,大家伙对来的知青也没那么的排斥。

不过更值得高兴的事情是小麦大丰收,除去要上交的,留下来的能够大家伙吃饭的,比前些年等着国家的救济粮那可是好太多了。

只是天气也热的厉害。

周喜放了麦忙假,周家能下地干活的都下地了,周喜在家照看着俩孩子,但她不会做饭,不是不想学,就是学不会,她做饭能把人都吃的拉肚子,厨房也会乱七八糟。

所以都是余秀敏看着时间等快到点回来做饭。

周温穿的也不厚,是田耽之前给她做好的小裙子,粉色带着碎花,合身又凉快。

麦忙正是用大力气的时候,田耽早就让周将在城里买了一些好吃的放家里。

余秀敏和的好面,擀面条吃,院子里有个小菜院,现在下的蔬菜正多,豆角,黄瓜,番茄都是的。

先炒了番茄,做的酸汤,再把面条煮好过上两遍凉水,再来浇上酸酸的番茄汤,这凉面条又好吃又凉快。

基本上是煮上一大盆,周洪山是两碗起步的,周场也是。

院子里的树下周场放了一张草席,中午吃过饭用衣服搭了一下身上,躺下就睡着,他这些天又累又困。

田耽周洪山是在堂屋里睡的。

中午休息俩小时,天气闷热,看着就是这两天要下雨。

下午两三点又要上工干活,大丰收,大家也就没感受到累。

向阳也跟着参加了抢收,她算是全程坚持下来,就是没干过这么累的活,有些遭罪,差点中暑。

抢收不过也就两天的事,收完正巧下了一场大雨,天也凉快起来。

周场年纪轻轻的都不用休息一天,就能缓过来劲,刚刚下过雨,晚上他拿着电灯,带着周源去树林里找爬蚱。

周源提着一个小桶,里面放满水,找到爬蚱就放进去,把它淹晕过去。

俩人弄好就提着桶回家,田耽晚上坐在堂屋里趁着煤油灯给周温做衣服,孩子长的快,衣服也总是不合身,她就再给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