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131节(1 / 2)

唐逸宸:“百里之外的惠息县就有叶天清的部分士兵把手接应,夏寨主可遣人送到那处。”

惠息县?

唐悠悠莫名觉得耳熟。

好像是前段时间刚派罗财去开拓的新市场……

作者有话说:

第九十三章 惠息县

回到山庄。

夏悠悠喊来罗徽, 问他:“罗财去惠息县几日了?”

罗徽:“有五日了。今早刚来信,您请过目。”

说完,就将一封信递给夏悠悠。

夏悠悠接过信, 一目十行看下来, 不由眉头微蹙:“惠息县县令张力, 和惠息县豪绅张树是舅甥关系?”

罗徽点头:“这张树,可以说是惠息县最富有的人,哪怕张力都不敢不卖他面子。听闻张力能考科举,都是他这个舅舅一路出钱出力提拔扶持的。舅甥关系一向很好。”

“不仅如此, 这张树还将自己妻子妹妹的女儿,嫁给张力做夫人。可惜这位夫人早年病逝, 连个一儿半女都未给张力留下。后来,张树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张力,现育有一子一女。不过, 他们夫妇关系并不和睦, 县令这个月就迎娶了第三房小妾, 还是青楼出身的歌妓。”

夏悠悠眉头一松, 微微挑起。

在古代,表姐嫁表弟, 表哥娶表妹这种事不算稀奇。

张力作为县令,和自己亲舅舅官商相护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罗财查清楚这些,主要是为开拓市场做准备。

他们想要在惠息县开豆坊。

自然绕不开惠息县这两只大老虎。

罗徽淡淡一笑:“除了这些消息, 罗财还道,已经和张县令搭上线了。”

“这么快?”

夏悠悠有些意外,饶有兴致地问:“怎么搭上的?仔细说说。”

“这大概要从张县令和其夫人关系不和说起了。这位县令夫人, 是张树的大女儿, 名唤张珍, 比张县令大了整整七岁,还是在张县令不情愿的情况下迎娶回来的。”

夏悠悠一听,立马忍不住竖起好奇的八卦小耳朵:“所以这张力压根就不喜欢大了自己七岁的表姐?”

罗徽点头:“不仅仅是不喜欢,甚至已经到了怨恨的地步。张县令娶了亲表姐十年,十年生育一子一女,但这一子一女都先天不足,生下来后都病恹恹的,全都靠药汤吊命。年近四十,却还没有个康健子嗣的张县令就开始着急了,想纳妾。但他那亲表姐却是个善妒的,表面应承给张县令纳妾,背地里却为了给自己病秧子儿女留后路,在把妾送到张县令跟前之前,就让人失去了生育能力。”

夏悠悠听得忍不住磕起了瓜子,津津有味问:“后来呢?张县令肯定发现了这事,然后夫妻闹掰了?”

这种现代八点狗血剧竟在我眼前的既视感太强烈了。

原谅她,实在压不住蠢蠢欲动想听狗血的心。

“没有。张县令忌惮亲舅舅,不可能当面和表姐闹掰。知道自家夫人所做的一切后,张县令索性一边在家中纳妾,一边在外头养人。用家中的美妾,吸引夫人的关注,藏住那几个外室。”

夏悠悠赞叹:“厉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张县令阳奉阴违玩得很熟练。”

罗徽:“但纸终究保不住火。张县令养了三个外室,且有两个外室已经剩下了两个女儿,还有一个外室再过两个月就要分娩。这位快分娩的外室,便被县令夫人揪了出来,当场打到流产,血肉模糊娩下一男胎。”

夏悠悠摸了摸下巴,“果然,女人不狠地位不稳。像这种外室的命,怕连家养的奴仆都不如,在他们这些人眼中。”

罗徽说是,继续道:“此事自然传到张县令耳中。他盼望有个康健的儿子已久,对那怀孕的外室百般宠爱,却没想儿子居然被这么弄没了。张县令气得不行,当着众人的面,狠狠打了县令夫人一巴掌。县令夫人也不是善茬,拿茶壶把张县令砸了个头破血流。夫妻俩在外室居住的宅子处打起来的,因此人尽皆知。”

“此事出后,张县令打定要休妻的主意。占了理,张树那边就算想替女儿出头,也找不到借口。后来张树赔了张县令三个美人,又不知道许诺了什么,让张县令忍下了这口气,没有真的休妻。”

“但这口气,总归不是消了,而是压下去。张县令不满被张树牵制已久,早就听说武阳县有我们豆坊的名号,得知罗财去找他,是为商议开豆坊一事后,张县令立马就将罗财奉为座上宾……”

八卦听完,进入正题,夏悠悠品出了点意思,“张县令是想和我们联手扳倒张树。张树在惠息县是做什么营生的?”

罗徽:“张树原是做布匹起家,后又开了钱庄,如今还涉猎部分酒楼,营生范围较广。不过他年俞七十,身体大不如前,已经将生意交给儿子张吉接手,这张吉没有生意才能,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样样精通。”

夏悠悠不解:“既如此,这张吉不是很容易被张县令搞下来吗?怎么张县令没出手?”

罗徽:“张树身边有个管家,此人不仅精通生意之道、身怀武艺,是张树年轻时的左右手,还十分忠心,帮着张吉收拾不少烂摊子。至少在他死之前,张吉都很难把家败光。”

夏悠悠明了:“这张力应该是知道我们是山匪起家,才会想找我们合作,借我们的手来挑了张树这一大家子。”

“不错。”

罗徽看着夏悠悠,语气越发恭敬:“合作这事,只能请您亲自出马去谈谈。”

“行。你安排一下,明天我就去惠息县一趟。”

“是。”

……

惠息县城。

城外十里地。

数匹千里好马疾驰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