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17节(2 / 2)

只见漫天黑暗中,星月交辉,月华和点点星力漫天而下,似流萤飞舞一般,整个黑夜被点缀得如梦似幻。

视线再往下却不那么美好了,零星一些魂灵面无表情的游走在街上。

面容青白,浑浑噩噩。

此时,一个身穿白衣,四肢瘦削,约莫三十岁模样的死鬼朝顾昭和赵刀踮脚飘忽过来。

它非常的瘦,全身只有臀部位置有零星半点的肉,木着脸,就像是一张发皱的老皮搭在骷髅架上,因为瘦削,它的脖子又细又长,鼻孔微微朝天,左右探着,似在搜寻人气。

这是痨病鬼!

体弱之人最怕遇到这样的鬼,一旦被它寻到气息,轻则重病,重则丢命。

顾昭心中一梗。

没瞧见便罢了,瞧见了再和它交叉而过,实在是心里不得劲儿。

她佯做弯腰捡东西,微微侧身避了过去。

“怎么了?”赵刀停住脚步,回头问道。

顾昭:“没,方才瞧见地上有光亮一闪而过,我还以为是铜板。”

她挠了挠头,将一个有些羞涩和腼腆的少年郎模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憨瓜!”赵刀指着顾昭,哈哈笑了两声,“要是真有铜板,白日便被人拾去了,哪里还轮得到咱们?”

“走了走了,我瞧着约莫要四更天了,咱们回钟鼓楼看看漏壶,要是到了四更天,就得打更报时了。”

“哎!”顾昭跟上赵刀。

……

玉溪镇的钟鼓楼,今夜顾昭已经跟着赵刀去了三趟。

白日里,大家伙儿还能靠太阳估摸时间,夜里昏暗,时间只能从钟鼓楼的漏壶得知,再由更夫打梆子高喊时辰。

玉溪镇的更夫有十几个,通常两人一组,像她和赵刀,负责的是临水街和翠竹街这两条街。

当然,两条街走下来,往往已经大半时辰过去了,后头听到打更声时,时辰其实并不准。

顾昭体内功法自然的运转,月华星光不断的被吸纳淬炼,疲乏顿解,整个人精神得很。

赵刀瞧了一眼顾昭,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啧,不愧是年轻的孩子,精神头就是好!”

顾昭嘿嘿笑了一声。

两人朝钟鼓楼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闲聊着。

顾昭困惑:“赵叔,像方才打更,头两回咱们先走了翠竹街,后面那一回,咱们先走了临水街。”

“这一路走下来得要大半个时辰了,万一有人有要紧事,咱们没有报准时辰,会不会耽误事啊?”

赵刀:“这事问到点子上了。”

“寻常人家,夜里这个时候都在睡觉,他们知道个大概时辰就行,不管咱们从哪里先报时。”

他伸出手指捻了捻,做了个数铜板的动作,贼贼的笑了下。

“要是有想知道确切时辰的,他们会特意找咱们,花几个铜板意思下,让咱们先走他屋子在的那条街。”

“不多不多,运道好的时候,一个月也能捞个百八十枚铜板,够我打一壶酒了,哈哈!”

顾昭:......

原来,这就是她未来的油水啊。

忒寒酸了!

......

第13章

赵刀回过头,瞧见顾昭的神情又是一乐,“怎么样,这事不错吧。”

顾昭:“......赵叔知足常乐,侄儿要学的地方还很多。”

“滑头!”赵刀又是一阵朗笑。

很快,两人便到了钟鼓楼。

玉溪镇的钟鼓楼说是钟鼓楼,其实不过是个两层高的六角木屋,简陋寒酸,远不及县城中的红砖绿瓦气派。

木屋下层是用来给守漏壶的更夫休息,上层四面没有围墙,而是做成亭子样式,简单的围了半人高的凭栏。

里头搁一口钟,一面黄牛皮大鼓。

因年代久远,大钟铜锈斑斑,鼓身红漆剥落,上头满是岁月印记,都说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一面鼓一道钟,陪着玉溪镇百姓走过了年年岁岁的光阴。

……

“哟!老周在打瞌睡啊?”赵刀推开木门,人未到声先至。

顾昭跟在他身后,贴心的将门阖上,寒风顿时被挡在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