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29章 第六次直播①(2 / 2)

巢玉却不觉得,她偏着头想了一阵,道:“许是后世之人,真的能做到日行千里呢?”

【言归正传,咱们抓紧时间开始。大家看到了兰兰面前放的这些……这些都是《红楼梦》,兰兰选了市面上最流行的几种: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庚辰本为底本校订出版的《红楼梦》;这一本是周汉昌老先生根据多本古时藏本汇校的《周汝昌校订批点石头记》;这一本名字叫做《红楼梦脂评汇校本》;这一本叫做《红楼梦三家评本》……】

英莲听了这一段,觉得完全不知所云,为什么一会儿是《红楼梦》,一会儿是《石头记》的?

她转头看向身边黛玉,却见黛玉正凝眸,深深望着天幕。天幕上的少女正举着一本书册,翻开。

“原来……她们那边的书册,文字都是横向的,嗯,应是从左至右读。”

黛玉对这些并不太意外,毕竟以前她也看过天幕上那些飘来飘去的"弹幕",也摸清了规律,都是从左向右读,才有意义。

“但……那些夹在文字中的小小符号,又是什么?”

【大家可能猜到了,兰兰今天想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红楼梦的各个版本,这可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哦。】

“版本?”英莲忍不住诧异,“是说一本书有好多版本吗?它又怎是学问?”

林黛玉很淡定:“且听仙音解释,她定能将咱们都说得明明白白的。”

【小伙伴们可能都听说过“红学”,它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为二十世纪的三大显学。而红楼梦的“版本学”,则是红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至于《红楼梦》的版本学为什么会成为一门学问,兰兰在这里向大家解释一下。】

【在《红楼梦》成书的早期,这本书一直以手抄本的形式传播,这本书在原作者曹雪芹在世的时候,还从来没有公开出版过。谁要想看,就都借来誉抄,抄了之后再将抄本借出去给别人看。这部作品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一个较小的文化人圈子里慢慢传开的。】

【原作者曹雪芹去世之后,人们开始渐渐意识到这本书有广泛的传播价值。据说这样一个手抄本还挺值钱的,能卖好多银子。所以有人就动起脑筋:为什么不用更为先进和高效的方

法,大量印制很多很多《红楼梦》呢?】

【第一个产生这个想法并付诸实践的人叫程伟元,他是一个印书铺的老板,是他最先将《红楼梦》付梓印刷,才让这本书得到广泛传播。程伟元印刷出版的《红楼梦》有两个版本,分别是“程甲本"和"程乙本",我们现在一般管他们叫"通行本"。】

【但他也同时做了一件事,就是请高聘在曹雪芹原著的八十回《红楼梦》基础上,续写了后四十回。】

【高鹗这个人呢,文字境界和思想水平显然都不如曹雪芹,他续作的后四十回是不是“狗尾续貂”我们且不说,但我之前听过好多小伙伴们评价,就是从第八十回后往后看,一个个人物都言语无味,面目可憎①,怎么都不好看了?】

【在我看来,程伟元请高聘写后四十回续书,很有可能是出于商业考虑。】

【为什么这么说呢?——高鹗所续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故事有头有尾,比较完整,不能算是“烂尾”,所以比较好卖。而且它的结局是个“大团圆”版本,明明在曹雪芹笔下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到了高鹏的后四十回,荣府家道中落了一丢丢之后,子孙后代意又起来了,宝钗还给宝玉生了个儿子贾桂,还有什么“兰桂齐芳”之类……将红楼整个故事的悲剧立意全给推翻了。】

【当然了,我们之前也提到过,作者成书的时代清廷的文字管制很严重,出版商需要规避"文字狱”的潜在威胁。但是,没有这金刚钻,就别揽那瓷昂活儿啊!害得兰兰每次看后四十回,都只有一个感受:就很气!】

黛玉与英莲,看见天幕上的仙子嘟嘴气鼓鼓的模样,都有些忍俊不禁。

【举个栗子:高鹗续书里写林黛玉喝粥,他怎么写呢?他写紫鹃问:林姑娘喝粥,要不要配点五香大头菜,再拌些麻油醋②……这一看就是续作者在凭空想象富贵人家的生活,硬拗豪门人设,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也不外乎如是。】

林黛玉听见那仙音突然就说到自己身上来了,惊讶地睁大一双美目。再听那萧兰兰说得如此有趣,忍俊不禁,用帕子掩口,轻轻笑着,道:"大头菜其实也是吃的,只不过是路菜……"

路菜,就是出门走原路时带在路上吃的菜,多半是腌腊糖醉之物。巢玉当年上京,也带过路菜,其中就有大头菜

。但抵京之后,就再没吃过了。往大头菜里拌麻油醋,更是闻所未闻的吃法。

“难为她,我吃一回大头菜,竟让她如此计较……”

听起来真像是一位神交已久的仗义朋友,让人感觉好温暖啊……黛玉想着。

【程伟元出版的所谓“通行本”,它本身是有贡献的,它做到了向广大人民群众推广《红楼梦》,让它成为人们口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之一。】

【但它给出的结局着实有损于《红楼梦》的整体立意和艺术性。而且通行本比较要命的一个问题在于:它不止增加了后四十回续书,它还改动了前八十回。比如说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将秦可卿之父秦业的名字改成“秦邦业”。】

【这样对出版商程伟元来说更安全,但对读者来说,我们看通行本,就看不到曹公的本意了。】

【所以,如果想要看能够表达曹公原意的《红楼梦》,最好的办法是看"古本",也就是说,通行本出版之前留下的那些手抄本。】

【喜欢红楼的小伙伴们应当也经常听说过《红楼梦》的这个本那个本的,兰兰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红楼梦中具有研究价值的重要"古本",都有哪些。】

【首先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它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本子里记着,“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字样。也就是脂砚斋这个批书人,在甲戌年,也就是乾隆十九年,把红楼梦抄了一遍,并且写了一些批语。】

【这个本子在1927年由胡适收藏,但是已经不完整了,是个残本,保存下来的只有十六回。但这个本子里残存里的文字,是相当接近曹雪芹的原始作品的。】

【其次就是“蒙古王府本”,据说是从一家没落的蒙古王府中收购来的。它总共有一百二十回,乍一看好像是个通行本,但实际上,它的后四十回虽然来自程甲本,但是前八十回中,有七十四回应该是从通行本出现之前,贵族圈子里流传的手抄本里抄录下来的。】

【第三个很有价值的本子叫威序本,它叫收个名字,是因为有一个叫威蓼生的人为它做了序。它也衍生出两个版本,一个叫"戚沪本",一个叫"戚宁本"。大家一听就知道,一个藏于上海,一个藏于南京。】

【为戚序本做序的这个戚蓼生,在乾隆三十五

年至乾隆四十五年之间在北京做官。在这个期间他整理出了抄录有脂批的《石头记》。他选用的底本是比较接近曹公本意的原本,所以相当靠谱。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有关章节中所引的前八十回文字,全用此本,而没有取用高鸮续的通行本。】

【除此之外,比较重要的古本还有我们之前提过的庚辰本,还有甲辰本、梦稿本、舒序本、郑藏本、俄藏本……等等。】

【小伙伴们听到这里,可能就要说:"兰兰,快停下!你说了这么多《红楼梦》的古本,研究这些古本,真的有意义吗?”】

【对这样的问题,兰兰的回答是:绝对有意义!】

【英米个西子】

【再举个案子,书中描写林妹妹的眉眼,大家还记得是什么样的文字吗?】

林黛玉:……?

英莲顿时笑着抿起嘴。她还真的有点想知道,天上仙人是怎么描写林家姑娘这世所罕有的美貌的。

【记得的童鞋把这两句写成弹幕打在公屏上!】

不一会儿,就见天幕上飞出不少词句,一行一行,迅速飞过。却听天上的仙子笑着评价:

【看看,大家印象中的似乎都不大一样。】

【有的童鞋写的是“两弯似壁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③,有的童鞋写的是“两弯半蹙鹅眉,一对多情杏眼”④。】

英莲半是玩笑地偏头看看集玉,想看看她的“含情目”究竟是何模样。巢玉被她瞧得不好意思,双眉一蹙,微微露出一些恼意。

【关于这一句描写,还有一个故事。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图书馆,有一本手抄本的《石头记》,通常被称为“俄藏本”。它是清道光十二年,由俄国传教士带去那里的。因为它是年代较早的手抄本,所以有可能较多保存了曹雪芹的原文笔意。】

“鄂罗斯?”英莲听闻,惊讶地嚷嚷,“原来天上仙子也知道那远在北方的罗刹国?”

黛玉忙抿抿嘴,示意英莲继续往下听。

【1985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就参加了一个考察团,前往圣彼得堡的图书馆,有机会亲眼见到了那个抄本。】

【那个抄本上,林妹妹的眉眼是什么样的呢?是“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胃烟胃”是什么样的眉毛呢?它是形容挂在空中的一丝丝烟缕,是那样细细淡淡的,似有非有的。而“含露目”就更有画面感了,它形容的是小小姑娘一对清澈莹亮的双眼,仿佛含着晨露似的。】

【据说周先生刚刚看到俄藏本上这一句的时候,非常激动,因为他看到了最符合曹雪芹原意的描写——这两句将第五一个还未长大的小小姑娘,那种清澈纯真却令人动容的美好形象,形容得毫无瑕疵。】

听到这里,英莲也正好望着黛玉的眉眼。她竟觉得"胃烟眉"与"含露目"这一对句,正正就是描写黛玉眉眼的绝佳之句,一个字都不能差。

【而“含情目”,或者“多情杏眼”,是一种平庸而俗气的描写,也是后人对林黛玉的一种误读。那时冀玉初进贾府,应当只有几岁,也就是前段时间很火的"小戏骨"他们那个年纪。用"多情”二字形容幼年的黛玉,并不符合曹公原意。在此我要特别为黛玉正名。】

至此,黛玉的一对秀眉已完全展开,双眼明亮,望着天幕,眼中全是笑意。她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对天幕轻轻地道了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