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30节(2 / 2)

马皇后毫不留情在朱元璋身上狠狠拧了一记道:“你也是口无遮拦的,当着孩子的面也敢胡说八道。”

“嘶!痛,轻点,你倒是轻点。这孩子,那不是孩子吗?我怎么想到他们两个孩子听得懂。”朱元璋被马皇后拧得那叫一个痛,恨不得和马皇后求放过了啊!

好在,马皇后其实算是手下留情的,嗔怪于朱元璋竟然口无遮拦,对朱元璋的理由,马皇后更没能忍住往他身上掐,“雄英和至儿是什么孩子,养了那么多年你没点数。但凡他们蠢一点,你能打小让人给他们读书?尤其是至儿,你但凡说过的话,有哪一句她是记不住的?”

这问题尤其扎心,扎得朱元璋一口气差点上不来!

朱元璋这回跟太子一样尴尬了,他,他就是觉得这事儿没什么不好说的,也是关心儿子,这才会随口一问。

不曾想朱至这孩子精得很,一连串的问题丢出来,差点没把朱元璋坑死。

“我错了,我错了,往后我在他们跟前,我不乱说,保证不乱说话行了吧。你别生气,你坐下来。”朱元璋无奈地哄媳妇,就为了让媳妇消消气,千万别再跟他生气了。

实在是这掐得人实在不是一般的痛啊!

朱元璋安抚地伸手抚过马皇后的背,可怜巴巴地瞅着马皇后,马皇后余怒未消,但瞧他这个样子,也不好再发火了。

“标儿宫里的事,你别再多管了。雄英,允炆,允熥,至儿,这都四个孩子了。有后即可,岂可贪多。当初你要至儿纳那吕氏为侧妃,是为了表明对文臣的敬重。其实说句不中听的话,让人家的孩子为妾,这是对他们的敬重?”马皇后不得不论起旧事。一些早年马皇后就一千个一万个不同意的事。

“好人家的姑娘有谁想为妾的,你为了平衡朝局,把儿子女儿都当了工具,表明与功臣们共分天下。这是你为君的考量。但凡他们愿意,我也不好说些什么。可这一回,东宫里的事,姑且不说吕氏究竟有没有参与谋害咱们的儿媳。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道理,你总看明白了吧?”

马皇后说得苦口婆心,无非想让朱元璋能够放一放,别再出同样的招了!

朱元璋的心思瞒得过别人,从未瞒过枕边的马皇后,再者这皇子的婚事,哪一件朱元璋不是跟马皇后商量过的?翻起旧账,朱元璋虽然为了天下,为了安抚重臣,因此一手促成一桩又一桩的婚事,也知道这里头有些并不是人人都情愿。

别的人怎么闹都行,太子,东宫,朱元璋每每想想太医来报,道常氏的胎被人动了手脚,胎儿过于健壮,母体却被人有意养虚,若非及时被人发现,常氏生下这一胎必然要丧命。

对东宫太子妃动手的人,要的是太子妃的命,却不仅仅要常氏一人的命而已,其目标更是朱雄英,甚至朱元璋都不敢保证,那些人的目标会不会也有他!

因此,朱元璋就不管了,留吕家一家子的性命,这都已经是手下留情,那人人指供的人,绝不能让她活着。

但是吧。因噎废食什么的,传扬出去也不太好听。朱元璋能不希望太子能多几个儿子?否则他也不会出面询问太子是否再要纳侧妃的事儿。

马皇后理解朱元璋的初衷,然而多子多孙什么的,要是现成的都护不住,多的哪门子的子和孙?

“雄英将来也得多几个兄弟帮衬着才是道理。”朱元璋依然不死心地挣扎,只盼马皇后能理解再配合。

“你怎么知道不会再出同样的吕夫人?”马皇后只问这一句,当真朱元璋要为了所谓的将来兄弟的帮衬,让朱雄英置身于危险之中?

“标儿不是做得很好吗?”朱元璋想到了自家儿子,那不是做得挺好的,就他的那些儿子们,哪一个不对太子服服帖帖的?太子能做好的事,朱雄英做不好?真要是这样,该是朱雄英想想他该怎么样效仿父亲吧!

“雄英不是标儿,情况不一样,局势不同,不可相提并论。总而言之,除非标儿愿意,否则你绝不许再给标儿赐侧妃。”马皇后不同意,下了最后通碟,如果朱元璋非要一意孤行,她也定会想方设法阻止。

第34章 试探

◎往来◎

马皇后都这么放话了, 朱元璋能再跟马皇后来硬的?

不过是儿子的家事,但凡只要太子有后, 不至于说他们老朱家后继无人, 朱元璋也不想管得太多。

不过,这个事朱元璋心里多少记挂着,而太子已然先一步主动和朱元璋聊起这事。

“儿子知道父皇看重孩儿, 希望儿子能多子多孙。父皇对儿子的心, 也是儿子对雄英的心。儿子如今只想好好教导几个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 将来能成为利于国利于民的人。侧妃,不必了。儿子也没有那闲功夫。”太子这句是实话, 国事繁重,朱元璋辛苦,他一个当儿子的能当作看不见?

太子处处效仿朱元璋,想要当好这个储君,让天下信服。

女子, 吕氏的事其实何尝不让太子心有余悸, 总担心有时候防备不及, 东宫再出点什么事。

“父皇何尝不是同样看重雄英,正因如此, 父皇才会亲自教导。故, 东宫再纳侧妃一事,儿子不想。”太子郑重朝朱元璋作一揖, 由衷恳请朱元璋莫再提起此事。

朱元璋被马皇后那么一怼, 太子如今同样表态不愿意, 他要是再一意强求, 反而显得他不近人情了。

“既然如此, 那你得让常氏立起来。雄英更得好好教,万万不能让那些酸儒将他教傻了!”朱元璋得给太子一句准话了啊,一番叮嘱,尤其让太子跟自家的媳妇说清楚,别再像以前一样凡事当甩手掌柜。

“是。”只要朱元璋不再提让太子纳妃一事,别的都好说,太子连连表示配合。

朱元璋指了指他,想到另一个人。

“你把至儿放出去,这是想好了?”朱元璋上直没机会和太子说说,让朱至经商一事,眼下就他们父子在,朱元璋也得问儿子一句准话。

太子沉吟半响道:“至儿脑子转得快,有些事她想做,我也想看看她是不是有这个能力。”

朱元璋目不转睛地盯着太子,“现在不觉得那是女儿,该好好地养在家里,困住她了?”

无奈一叹,太子道:“试了这些年,困不住。她虽为女子,既怀大志,更有为国为民尽心之心,儿子也实在舍不得像她那样聪明的孩子困在这方寸间。”

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一溜也就知道了。

朱至这一趟随太子出宫的表现,在太子看来,让太子惊喜。朱至确实有为国为民办事的心,也有这个能力,只要加以锻炼,将来未必不会成为国家栋梁。

太子思及自己的情况,儿子暂时就这么几个,将来的事料不准,朱至和朱雄英亲厚,他们兄妹之间能互助互利,有何不可?

不是太子小看自己的儿子,朱雄英相比之下可不及朱至。

那么,放手让朱至去做事,有何不可的呢?

这个坎太子是过了好几年,也是今天才算完全迈过了!

“早就劝你了,你不应该纠结许多。”朱元璋在这点上想得开,本来嘛,生死关头的时候管什么男.女之别,谁要有本事让大家活下去就听谁的呗。

朱元璋这些年少听马皇后的话了?

马皇后的本事别人不清楚,朱元璋一清二楚,说句实在话,他这天下打得下来,一半的功劳都是马皇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