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62节(2 / 2)

“北元残势,地方与之勾结。云贵之地是我们大明的疆土,百姓那也是我们的百姓。理当以安抚为主。”马皇后一问,视线落在朱至身上,等着朱至的答案,朱至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

很明显,马皇后听完后面上很是愉悦。

“不过......”朱至没有因此而停止,反而微拧眉头,马皇后道:“我们祖孙之间没有什么话不能说。”

“不过人心隔肚皮,对云贵等地的人来说,他们非我汉族,于汉族而言,对他们各有防备,他们对我们也一样。语言不通,习俗不同,这些都会造成我们之间的隔阂,若想让云贵各区的百姓看到大明对他们的诚意,看重,更应该了解和尊重他们的习俗。更要表明大明并非要他们改俗更源。

“而且,大明更应该想清楚,一但平定云贵后,这一带该怎么治理。这一条是重中之重。毕竟想安抚人心,眼前的示好只是开始,将来对云贵的政策,才是能让云贵各族归顺且不会再生动乱的根本。”

朱至瞧了那么多书,马上想到一个词,以夷制夷。选一个愿意归顺大明的人,让他来管制这一带。在实行大明的政策时,同样尊重当地的风俗,这叫因时因地而制宜。

马皇后笑出声,其中愉悦毫不掩饰,“那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嗯,好像这回表现确实挺让马皇后高兴,这算一件好事是吧。

朱至眨了眨眼睛道:“以夷制夷。具体怎么做,须得深入了解云贵等地之后才能给出全面的方案。但做这事的人,须得有维护天下一统,与各族友善往来的人才可以。”

与人为善,也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反之要是有那居心叵测之人,就算现在他们出兵平定,未必不会再有人挑起战事,以令云贵不宁。

马皇后感慨道:“我原以为你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定是好战之人,不想却是我看错了。此番南平云贵,你们可以去了。不过,你们既然去,就不能单纯去看看。你们是太子的嫡长子,嫡长女,大明的郡王郡主,你们的责任更重。去了云贵之后,摸清云贵的势力,最好写出一个可以安定云贵的法子。”

话是同朱至和朱雄英说的,两人又一次被委以重任,忙不迭点头,朱至心中的大石也是终于落下,高兴得不行!

第49章 算计

◎谁急◎

马皇后既然决定让他们两个一道随军前往云贵, 世人皆知云贵多瘴气,让两个孩子随军出征本就令无数人不认可, 然不管是朱元璋和太子都觉得, 有些事要让他们去尝试。

孩子嘛,太细致的养反而养不活。

因此,马皇后把该准备的药和太医必须备上。

孙商枝在得知朱至要去云贵时, 赶紧向朱至提出申请, 请朱至把她带上。

“你不是说宫中的医书能再学几年?”朱至诧异无比,这怎么一听说云贵都迫不及待了呢?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而且云贵之地有不少神医,我是想随郡主一道去学习, 长长见识。”孙商枝道明其中的用意,她可不是单纯想去,更多何尝不是为了增进医术。

朱至能拒绝吗?她会拒绝才怪好吧。

要不是想到孙商枝之前说起宫中好些医书没有看完,不乐意出宫,朱至第一时间就想让孙商枝跟她一道去云贵。

好在她的顾虑在孙商枝这里不是问题, 书在宫里, 有朱至在, 想什么时候看就能什么时候看。

云贵之地,山高林茂, 要是一个人去, 孙商枝一个女儿家未必敢去,请别人陪她一道又太麻烦人了。朱至这一去, 她一道同去, 那还用担心安全吗?

“不过, 你可得帮我们的将士看看, 毕竟是云贵之地, 水土不服难以避免。”朱至有言在先,好的大夫怎么能就留给她一个人用呢?

为了大夫本身着想,或是为了无数病人着想,都应该让大夫出去多看病人。

病人看得多了,提升医术。病人得了好大夫救治,身体康健。互惠互利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谢郡主成全。”孙商枝是一个真正的好大夫,因此应得相当爽快,且让朱至放心,她并无意一直守在朱至身边。

“我奶奶的身体?”朱至更得问问孙商枝马皇后的身体如何?

“只要皇后娘娘不要过于操劳,静心安养,一切都会好的。”这话,孙商枝并不是单纯宽慰朱至而已,马皇后的病就是因为过于操劳,加之思虑过重,只要能静心安养,必能长命百岁。

行,朱至眼下最放心不下就是马皇后的身体,确定马皇后静养有用,那就好说了。

过了年,春耕之后,以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凉国公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副将军,率30万步骑征云贵。临行前,朱元璋把男装打扮的朱至和朱雄英推到这三位将军面前道:“两个小的有心长长见识,这一路上就辛苦你们看着点。”

三人下巴都要掉了!

有没有搞错?有没有搞错?

朱雄英,凉国公这个当人舅公的人怎么可能认不得,纵然是朱至做男装打扮,那都一眼认出来了啊!

西平侯沐英也是一样,他可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义子,对朱家的人,就东宫的一个个都熟得很。

饶是颍川侯未必一眼看出朱至的身份,猜也是猜得到的!

“他们两个年纪虽小,却说了愿意随你们一道出征,你们也不用太操心,只当他们是寻常将士。”朱元璋努力整理了话,虽然说出来他是觉得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架不住决定早就做下了,朱元璋要让朱至去试,也是想有一个容错的机会。要是朱至不是那么一颗苗子,正好趁早改正。

小,就是因为小才最好试验。

别说什么易夭折的话。他的孙儿要是撑不过,是他老朱家的命!

朱元璋狠下这个心。

“寻常将士不要那么小的。”凉国公第一个反驳,一千个一万个不认同朱元璋的做法。

旁边的西平侯也控制不住唤一声,“太子?”

送行这会儿,朱元璋都来了,朱元璋能不来吗?

来就来了,太子板着一张脸不发话,西平侯不问问都不行。也是盼着太子能拦一拦!

太子道:“他们有心上战场,想去就让他们去吧。”

得,虽说他们料到太子要不答应,朱元璋绝不可能把人送到他们的手里,当真亲耳听见,一个个还是难以置信。

就朱至和朱雄英过了年也就虚岁八岁,这么点大的孩子让人跟他们往云贵去,路途遥远不说,云贵那样的地方是好去处吗?就是他们这些人进去了都得小心再三,生怕丢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