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153节(2 / 2)

这一刻的朱至凝视徐辉祖的眼神透着审视和不满,似乎在衡量眼前的这个人是不是竟然连这点气度都没有。

“末将并无此意。”眼看朱至不喜,徐辉祖赶紧否认,立刻接话道:“末将会的。”

这其中纵然没有勉强之意,可是朱至冲皮世道:“想来你也是清楚锦衣卫们的名声的,以后要是想锦衣卫不再被人指指点点,也无人敢为你们仗义执言,须得你们行得端坐得正,长长久久下来改变别人对你们的看法才成。”

皮世何尝不明白,当然也知道朱至一番叮嘱都是为了他们锦衣卫好。

“郡主放心,下官一定努力。”皮世接过话,至于他要努力干什么,朱至自明了。

“行了,事情既然交给你来办,我信得过你不会放过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这些供词我会让人送回京。”朱至就是在试探徐辉祖,相比之下她是信任皮世的。

皮世岂不明白这个道理,对于朱至的信任,也是打定主意绝不会辜负。

倒是徐辉祖眼中闪过一分迟疑,很是以为朱至不应该不审阅一番既信了眼前的皮世。

朱至已经起身,皮世上前问上一句道:“不知接下来会由谁来接手北平?”

此话落下朱至转过身不解的问:“怎么?你是有什么问题?”

皮世眼神有些飘的道:“如郡主一般能信我们锦衣卫的人不多。下官只是担心接手之人不配合,我们锦衣卫不好办事。”

这话倒是有点意思,朱至听出试探之意的反问:“你莫不是想从我这里知道陛下会派谁来镇守北平?”

确有此意的皮世冲朱至不太好意思的一笑,朱至再问:“要是碰上一个不拿你们锦衣卫当回事的人,你莫不是打算一走了之?”

要不说朱至聪明呢?闻弦而知雅意。

“郡主,不是下官怕事,而是该避就得避。不讨人喜欢不是下官的错,下官也不想跟人争斗不休,徒增笑话。”皮世当着朱至的面敢于承认自己的小心思,也相信朱至一定能明白这点心思因何而起。

“你可真是打了一手好算盘。”朱至不得不说,皮世敢把这点心思道破,还真是不拿朱至当外人。

“听说郡主曾向陛下讨要下官一路北上,下官很是愿意随郡主和太孙一道前行。”皮世赶紧表态,只为了让朱至可以顺便把他带上。

他是看出来了,都是上位者,朱至待人很是宽厚,重点是不强人所难,用人,更能信人。

“你是忘了一旁的徐世子了吗?”朱至无奈,指了一旁的徐辉祖还在,皮世一番话当着朱至的面说也就算了,竟然毫不避讳让徐辉祖听见,他考虑过后果吗?

“下官有说什么不该说的话吗?”皮世敢坦荡说话,何尝不是因为他自问没有说谁人的不是。怕事,不想跟将来可能为难他的人打交道,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

他又没有说不乐意办好朱元璋交代的差事,不过是想着事情办好了,接下来的事朱元璋并没有吩咐,他才想跟着朱至。

他坚信,朱雄英和朱至继续前行,肯定还会有不少的事,他跟着一路保驾护航,这也是朱元璋叮嘱他们要干的事对吧!

朱至轻笑出声来,瞧着皮世的眼神越发欣赏,不错不错,是个有意思的人,不怕事也敢认事。

“放心,来接管北平的人须得是个聪明人,还是一个能稳定大局,不会再挑起北平动乱的人。自然,也是能容得你们锦衣卫的人。毕竟你们的目标一致,都只想让北平归于安宁,也让北元不敢再随意进犯。”朱至笑归笑,也不吝啬安抚皮世。

依她对朱元璋的了解,朱元璋面对北平已经乱了一回,不会再希望北平再乱一次,因此派来北平的人不仅是得有本事,更是一个能够容人的人。

皮世眨眨眼睛问:“会是哪位国公?”

是的,会是哪一位国公呢?皮世脑子早已将人全都过了一遍了,发现好像哪个都不太合适。

所谓不合适不是眼下,而是事后。

要知道北平原本是朱棣的封地,朱元璋分封儿子为藩王,本意就是想让儿子们镇守于边塞要地,更为夺取几位国公手中的军权。不叫军权再一次旁落,叫天下再起动乱。

哪一个国公好像都不太合适,毕竟要是有人再跟北元勾结,彼时的北平可就麻烦了。

“你猜。”朱至并不打算完全配合回答皮世的问题,他想知道,自己猜去!

皮世!!!

郡主真是个坏人,竟然让人猜吗?怎么能让人猜呢?

“郡主,您就说说呗,下官实在是猜不出来。”皮世无可奈何,只能继续追问,他猜不出来!

可惜朱至压根没有理会他,可就连徐辉祖也在考虑,到底会是谁呢?

其实北平之地与北元几次交战,北元有心夺回他们的大都北平,从来都将此地视为囊中之物,而魏国公一再与北元交手,北平这个地方他们徐家人是极为熟悉的。

徐辉祖想到这里,未必没有镇守北平的心,可是他也极明白,任何人都有可能,独独他们徐家人,绝无可能再从朱雄英和朱至的手里再接过北平。

吐一口气,徐辉祖努力不让自己再想,他们家能够平平安安,他能再上战场已然是可喜可贺,他不该求得太多。

当着皮世的面朱至是不肯告诉皮世答案,但是跟朱雄英就不得不说说此事了。

“皇爷爷会派谁来?”朱至也是有些拿不准,连同一旁的朱雄英也是一般无二。

“不是那个人能不能让北平安定,而是以后这个北平还会不会是我们家的北平。”朱雄英如是接过话,也是在考虑这个问题,思来想去,愣是没有找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实在不行我来。” 朱至也是不想头痛,没能想出一个合适人选的她就想到了自己,再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不是吗?

朱雄英一叹道:“一个北平困住了你,我舍不得,爷爷和爹怕是一样舍不得的吧。”

此言不虚,朱至不能把自己困在北平。尤其此番朱元璋和太子让他们兄妹一道出行,就是为了让朱雄英和朱至立威,将来这天下各地,人人都将知朱雄英和朱至之名,不管他们往哪里去,都会有人记得他们的身份和他们的作为。

其实此番出行更多是朱元璋为朱至做下准备。一个想上战场的郡主,她要是想让天下人都忘记她的女儿身,须得一步一步让军中的将士都接受她。

为故去的将士立陵受祭,这难道不是最能收拢人心的事?

“那谁来合适?要是按哥哥的说法,将来这个地方再被别人接手了去,还得是能顺利回到我们手里的才行。”朱至思来想去,怎么都觉得事情没有那么容易。

朱雄英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想归想了,依然没有想到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尤其得能把后续都安排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