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155节(2 / 2)

朱至难道不觉得婚姻大事也能由自己做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很重要吗?

“那哥哥可以换一个想法, 那就是当我们足够强大了,至少可以不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朱至开解朱雄英,朱雄英!!

“如果我们兄妹不是足够强大,爷爷要定下这门亲事会需要询问我的意见吗?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成功?”朱至从来不觉得努力会白费,更不认为朱元璋会是那种时时刻刻顾忌儿女是不是幸福的皇帝。

看看他们家连姻的人有多少?

几乎所有朱至的叔叔们都配了功臣之后, 就连朱至的姑姑们也几乎全部都许配给功臣之家。

说句不中听的话。朱元璋在定下那些亲事的时候, 可从来没有询问朱至叔叔姑姑们的意见, 他们愿不愿意。

朱元璋拍板定下的事,他们都只有听话照做的份儿, 谁要是敢反抗那就别怪朱元璋不认他们这些儿女。

原本还有些伤心的朱雄英, 忽然觉得好像也是那么一个道理。

“强大了未必能事事尽如心意,但至少在大部分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里, 我们可以拒绝。”朱至一直奋斗的目标就是这个。更希望朱雄英能够放下心中的那点芥蒂, 也能以此为目标。否则将来的朱雄英一定会很累。

朱雄英心中稍安, 说的没错, 朱元璋在朱至的婚事上第一时间是要询问朱至的意见, 只有朱至点头答应了这门亲事,朱元璋才敢同意。这就是朱至多年努力才能换来的成果。

再一次受教的朱雄英同朱至轻声道:“是我一时想岔了。”

“咱们生来享受了荣华富贵,就背负了一定的责任,要是只想要富贵,却不想担责任。是不是有点不要脸?”朱至挑挑眉冲自家哥哥又补了一句。

干咳一声,朱雄英重重点头道:“我其实没有那么不要脸。”

“我哥肯定不是这么不要脸的人,我还是了解的。你就是一时没想开,或者说你是替我难过,所以才会想岔了。”朱至当然不会觉得朱雄英是个不要脸的人,但她也希望将来朱雄英不会变成不要脸的人。

“你既然想清楚了,那就快些给爷爷回信。北平得尽早让信国公过来接手,咱们才好继续下一站。”朱雄英既然明了朱至的心意,知了朱至不愿更改决定,那就速战速决,尽早安排妥当。

“我马上回信,连同咱们手里这些信八百里加急送回应天。”朱至甩甩手中另外的信,塞到朱雄英的手里。

“我打的主意都写上去了,哥哥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说好的朱至写清楚主意,朱雄英再补充补充,朱至已经写清楚了,剩下的就交给朱雄英吧。

朱雄英手里捏着信,还是再一次询问朱至道:“至儿,信没有送回去一切还能回头,一旦送到爷爷手里,事情也就定下了,到时候你也就没有了反悔的机会。”

当哥的实在是不希望朱至委屈了自己,所以才会一劝再劝,就希望朱至想清楚了。

“哥哥放心,我早就已经想清楚了,绝不会后悔。从小到大你看我做过后悔的事吗?你就放宽心了吧,我一定会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朱至郑重向朱雄英承诺,不管发生任何事都绝对不会委屈自己。

朱雄英都已经劝到这个份上,朱至依然不改初衷,他又还能怎么办呢?

“写吧。”朱雄英最终只能由着朱至。

朱至并不迟疑,赶紧回去坐下,迅速利落的给朱元璋回信。

朱雄英深深的凝望着朱至,忽然觉得自己和朱至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在他还纠结着自己婚事,不愿意过早的定下婚事的时候,朱至却早就已经做好了用自己的婚事交易的准备。

他总觉得自己是哥哥,应该要给朱至做表率,事实上,都是朱至在教他怎么做事。

每每朱雄英想到这里,心里其实也难受。当哥的护不成妹妹也就算了,竟然一直让自家妹妹操心他的事。

不行,他必须要更长进一些,至少以后在朱至不愿意做某些事的时候,他得成为朱至的后盾。朱雄英心中暗下决定。

不同的两封信,一份送往朱元璋手里,一份送到太子的手中。

太子没来得及拆他儿女送来的信。朱元璋已经让他过去一趟。

太子将信揣在怀里,用最快的速度来到朱元璋的面前。

“至儿答应这门亲事了。”朱元璋一看到太子立刻高兴地和太子分享,“虽说我们都知道咱们至儿是深明大义,通情达理的人,可婚姻大事,她未必没有寻常女儿家,定要寻个如意郎君的想法。”

显然在朱至的婚事上,朱元璋心里也是一直七上八下的,生怕朱至一时想岔了,这门亲事想成都成不了。

真正拿到朱至的回信,看到朱至答应这门亲事。朱元璋心中的大石才终于放下。

太子说不出心中是何滋味,既希望朱至答应这门亲事,又觉得朱至不应该答应。

太子其实不希望朱至过于听话,也不希望朱至事事以江山为重,为此委屈了自己。

然而朱至以天下江山为重,何尝不是大明的幸事,毕竟能有这样一个女儿,为了天下大义而舍弃自己,何其难得。

“怎么不说话?”朱元璋跟太子说的兴奋,结果回头却发现太子低着头一言不发,这是怎么了?

“儿臣以前总觉得至儿关于无法无天,毕竟连弟弟们她都敢上手,实在是胆大包天。儿臣总担心将来她的本事学好了,脾气怕是更要见长,到时候谁还能管得了她?可在这一件事上,父皇原本都担心她未必肯答应这门亲事,但现在她却答应了。”说到这里太子后面的话无需说,朱元璋也都明白了。

“至儿是个好孩子。”朱元璋对朱至予以肯定。

太子终是抬头和朱元璋请道:“若非只有这么一个法子,能不能请父皇让至儿将来可以自主婚事?”

朱元璋知道,太子面对懂事的朱至一时心软了,并不希望朱至再拿自己的婚事交易。

“虽说让我们至儿只能从汤家的这些孙子辈里选人,但他们家的孙子们也不是没个好的。你要是实在不放心,就让你伯伯把人带进宫,让你先过过目,再送到至儿的跟前,让至儿选。”朱元璋之前不确定朱至会不会同意,因此拿不定主意。

现在朱至都已经同意了,朱元璋也并不想再用别的法子冒险。

再没有让信国公前往接手北平,以后再让朱至顺理成章从信国公手里接回北平更妥当的办法。

北平原本作为朱棣的封地,朱棣在其中也是有所经营的,否则也不会有人打着朱棣的旗号谋反。

当初的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给儿子们封王封地,就是希望儿子们能够从功臣们的手中夺回军权。

原本朱元璋以为,就算儿子们会危及江山安定,在他手底下也断不可能。北平的事,却狠狠的在朱元璋的脸上抽了几记耳光,让朱元璋的脸疼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