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18节(2 / 2)

“北元要是知道爷爷退位,您登基,他们要是能按捺得住才怪。所以,怪不得爷爷想趁早让至儿成亲。”朱雄英乖乖应着是,却又分析起眼前的局势,很是以为朱元璋怕是早算计好一切。怪不得会答应北元入应天。

太子眼中闪过一些迷茫,随后化作坚定道:“北元,他们敢来,只管放马过来。”

显然对于一直想再夺江山的北元,太子也是颇为不满的,早就想好好的收拾他们了。

可是大明朝刚刚一统,天下不定,百废待兴,比起和北元一决高下,还是将更多的心力放在建设大明朝上更好。

这些年,大明朝就算没有完全缓过来,缓得好多了,故而此时的北元若是以为自己得了好机会对大明动手,他们不来也就罢了,但凡敢来,必让他们有来无回。

相较于大明朝几乎达成共识的等着北元动手,北元使臣们连见都见不到朱雄英,心里也是急得不行。

多种办法都试过后,依然是行不通,终于有人想起秦王妃了。

反躬自问,秦王妃是恨北元的。哪怕那是自己的国,自己愿意为之付出所有的国,当她绞尽脑汁在大明想为北元争取更多的利,打听更多消息,只为让北元可以卷土重来,可他们却视自己为叛徒,更有甚者不惜杀她以振军心。

凭什么他们要这样的待她,明明她一片忠心,明明这么多年以来,她真真切切为北元谋划,不过是因为她中了旁人的算计,以至于也让北元陷入僵局。难道他们觉得秦王妃不羞愧?

多少回秦王妃也曾想过,或许她该以死谢罪,若不是她的消息有误,怎么会让北元损失惨重?

正是因为这样的种种,秦王妃却更想能够有机会挽回北元遭受的损失。

秦王妃从来都坚信一点,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只要她还有一口气在,她一定会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好。

可秦王妃有这个自信,并不代表北元上下愿意给她一个机会。

“怎么?你们还记得我?”秦王妃回想曾经的种种,虽然见了北元使臣,可心如死灰的人面对故乡的来人,她既觉得熟悉又陌生。但,有些话却控制不住的脱口而出。

“郡主说的哪里话,北元上下无人不记得郡主是为我北元而嫁入大明。”为首的一个身着蒙古服饰的男人,面带笑容的迎向秦王妃,只为了表明他们对秦王妃的惦记。

“是吗?我记得多年前在北元,大明要送我归北元,当时有人不顾一切的来杀我。”秦王妃自己亲自经历的一切,难道有谁以为她会忘得一干二净了?

果不其然,听着秦王妃的话,前来的北元人都面色一僵。

真真是过不去的坎啊!

他们要不是也记得这件事,怎么可能进了北元多日都不来找秦王妃。

当年出了那样的事,谁都清楚秦王妃自此跟他们北元是完全决裂,这些年秦王妃再没有给北元传递过消息,同样,北元也不再跟秦王妃打听大明的消息。心照不宣的撕破脸皮,其实也该继续保持下去。

不过,让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北元竟然还会有再求秦王妃的一天。

所以说,人啊,凡事切不可做得太过,自该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王妃,当年的事都是误会。”这种时候自该死不承认,哪怕在他们面前的秦王妃不会相信。

“误会吗?那如果我告诉你们,当年救我的人是大明的安和郡主。如今逼得你们不得不来求我这颗其实早被你们舍弃的棋子的人是大明的太孙。你们该是什么反应?”误会不误会,秦王妃既然不傻,断不可能听他们几句辩解就信了。

但是,当年她能活下来多亏谁,秦王妃可以据实相告,同时也不妨告诉他们,他们现在的所有反应都在朱雄英的算计之中,所以,他们是否觉得自己还有继续解释下去的必要?

北元的使臣怎么也是没有想到秦王妃会说出这样的话,震惊的抬起头。

“不可思议吧?”秦王妃看着他们的反应,已然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

多么可笑,明明她说的句句是真,怎么就没有人愿意相信她说的话了呢?

“不必想着来找我帮你们什么,我不可能帮得上你们。毕竟我是什么人,这些年大明上下都清楚着,正是因为如此,大明能留着我一条命,让我活到现在,我该感谢他们了。相比我的族人巴不得我死的事实,大明在明知道我是探子的情况下能容我活着,算是我的福气是不是?”此刻的秦王妃都不想跟他们再绕弯子,且让他们清楚的知道,她的位置,她在大明算是什么。

“郡主毕竟在大明经营多年,或许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我们此番前来是为打听大明的虚实,大明执意不肯见我们,我们也闹不清楚大明如今发展得如何,回去无法交代。”有求于人的人,才不会被秦王妃几句话打发了。

可是,听着这话,秦王妃道:“打听虚实?如果你们只是想知道北元是否应该进军北平,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们,回去告诉我们的大汗,让他们收手,不要再想跟大明打。我们不出手也就罢了,若是出手,只会中了大明的计。”

纵然秦王妃被国家所弃,总还是念着国家,可惜,她这一番话未必有用,没有人会当一回事。

果不其然,随着秦王妃的话音落下,一个个看着秦王妃的眼神透着谴责,似乎完全没有想到秦王妃那么帮着大明说话,简直已然是站在大明的一边了啊。

“郡主,纵然我们有对不起郡主的地方,郡主也不该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听听这不认同的语气,不知道的人怕是要以为秦王妃说了什么罪大恶极的话。

可是,秦王妃单纯就是陈述一个事实。

“就是,大明的那些老将都老了,能打仗可没有几个。听说早些年魏国公徐达命悬一线,好不容易才救回来,此后却只能在家静养。我们的敌人从来都是魏国公徐达而已,旁的人不会是我们的对手。”听听这自视甚高,目空一切的语气,秦王妃心里何尝不急。

再急,她也清楚的知道没有用,他们不相信她,他们就算是要她帮忙,却也是从骨子里认定她早已背叛北元。

“既然你们如此自信,何必再入大明,直接发兵就是,更无须在意见不见得到大明的皇帝。”秦王妃气一个个自视甚高,偏又没有半点办法,受不了的怼上一句,就为了让人他们可以好好的正视自己。

果然,被秦王妃怼个正着的人,没敢吱声。

秦王妃冷笑的道:“看来我们北元不是没有聪明人,不像你们一个个自以为天下无敌。”

“郡主,您是忘了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人吗?我们是不败的战神。”一看秦王妃十分不屑于他们,马上有人提醒秦王妃别忘记自己的出身,他们可是成吉思汗之后。这一位带他们南征北战,为他们北元抢战无数的城池和土地,带着他们蒙古人创造前所未有的辉煌。

祖先可以做到的事,相信他们,他们也一定可以做到。

秦王妃嗤笑一声,“你们有什么资格提起成吉思汗?好好的天下不正是葬送在你们的手里,到最后只能将我送出来和亲?你们如果真有本事,就不必在怀疑我背叛之后,依然在我面前伏低做小。”

对的,他们看清自己现在是什么样吗?

分明是求人,却又只能隐忍着心中的不喜,拼命想从秦王妃嘴里得到关于大明的消息,或者借助秦王妃和大明的人接触上,从对方那里打听消息。

“好了,那些你们自己跟自己喊的话,不用再特意告诉我,我不想听。如果你们只是来告诉我,你们相信我一心为北元,那就回去跟我们的陛下说,别再想着进攻大明了,大明不对我们动手,我们休养生息为重。将来也可以以逸待劳对付大明。”秦王妃看着眼前的使臣们,劝说无用,越看越觉得心烦,只想赶紧将人打发了去。

一个个都能感受到秦王妃脸上的不耐烦,可是,却有人一针见血的指道:“郡主当知,如果可以我们也不想战,然为了我们的族人,我们不战不行。”

此话道出了他们的辛酸,草原之地虽然可牧马养牛羊,但秦王妃很清楚的知道,他们的人民过得有多苦。

中原之地,地大物广,可以为他们提供安身立命的地方,也能让他们的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才是他们一直不放弃攻占中原之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