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19节(2 / 2)

秦王说了要去找太子,真就去找太子。

朱雄英和朱至原本的打算,秦王全都一五一十的说了。

“她既存死志,都由你做主。”谁也没有想到,太子听完之后竟然只与秦王这样说。

太子要把事情的决定权交到自己的手里,秦王一顿,太子张嘴道:“那是你的媳妇,当初是你把她从北元人的手里救回来的,我相信你自有分寸,要她生或是要她死,你知道的。”

太子并没有因为秦王的惊愣而有所质疑,这是他的弟弟,他教出来的弟弟不会不懂轻重。

“至儿之前给你出的主意是能让她改变的机会,但就现在看来,绝无可能了。”太子并不掩饰自己的失望。朱至就是因为看出秦王妃是个心志坚定的人,所以才会想方设法要把人拉到他们大明的阵营。

可惜,千般算计终是落空了,秦王妃,看来是不可能成为他们大明的人,也做不成大明真正的媳妇。

“大哥,怎么说她这些年在西安也算是帮了不少咱们大明的百姓,以后,再不让她和北元的人接触是不是就可以?这些年,这些年她做得是真的很好。”秦王论起秦王妃的那点好,不知是在说给自己听,或是说给太子听。

可是太子凝视望着秦王,残酷的摇摇头道:“这一回不一样,这一次她如果帮北元达到了目的,以后他们就会时常往来。二弟,这些年她救的人不少,这些人,未必不会成为对付我们大明的探子。”

秦王整个人似是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道:“我原本以为,借那个陈姑娘让她有事干,尤其为了女人们的事,她是女人,肯定也是愿意为女人出头的。为着女人的事了,她就不会再一心只想北元。没想到啊,才让她一跟北元的人接触上,她就想不起自己从前受的委屈,连同他们要她命,她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太子拍拍秦王的肩道:“她嫁入大明多年,你我早该知道她心志之坚定,牢记家国的重担,远胜于天下许多自诩忠君爱国的人。可惜,这样的人所忠于的不是大明,我们,该决择了。”

决择啊,太子明了此时的秦王心里是不愿意接受的。但是,秦王也明白,一但有些事过了界,他也会非为不可。

“大哥,我知道该怎么做。既然大哥信得过我,我不会辜负大哥信任的。”秦王方才在朱雄英和朱至的面前没有露出半分为难,不过是不想让他们小看了自己。但当着太子的面,秦王自小到大什么丑态太子没有见过,此时的犹豫不决,也没什么需要瞒着太子的。

太子拍拍秦王的肩道:“我知道。莫多想,事到临头或许就不会那么难了。”

秦王闷闷的点头,太子亲自送他出了东宫的门,末了回头和百川吩咐道:“去给太孙和郡主传话,既然秦王妃都出面,秦王都愿意为北元使臣引见了,也是时候该见北元的使臣了。有什么话敞开的跟他们聊。当然,也得让他们知道,这里是大明,到了大明,须得守大明的规矩。”

是的,心里不痛快的太子奈何不得秦王妃,但是完全可以考虑把气撒在北元使臣头上。他不能出面,儿女可以。

第124章 来意

◎借粮◎

得太子之令, 随后,朱雄英见了北元的使臣。是的, 就朱雄英一个人去, 朱至未曾一道。

北元的使臣们在看到朱雄英时,并不掩饰心中的诧异。

纵然知道大明朝有太子,更有太孙, 却没有想到如朱雄英如此小小年纪的人, 竟然能将他们北元算计得损失惨重。

不,不仅是一个朱雄英, 还有朱至。

见到朱雄英,之前对大明的无视, 以及没有及时和朱雄英碰面,北元使臣纵然再心不甘情不愿,也必须向朱雄英赔罪。

“先前我等失礼,望请太孙恕罪。”迎面一通认错,更希望能够得到朱雄英的原谅, 如此做小伏低的姿态, 看在眼里的朱雄英岂不知道他们看来所图不小。

“远来是客, 你们无须太过客气。毕竟对我们而言,你们如何对待大明, 我们也会如何对待你们。”朱雄英的话说得相当不客气, 但是已然看出大明态度坚定,无所畏惧的样子, 他们岂敢再对大明有过多的要求。

朱雄英如此强势, 其实是让北元使臣十分不安的, 然而诚如他们同秦王妃所言, 有些事他们就是有心也无能改变。

“此番我们前来, 确实有心与大明交好,此心望请太孙表于大明皇帝面前。”然而不管他们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当着朱雄英的面,照样得说着十分愿意跟大明交好的话,毕竟他们还是想从大明这里拿回一些东西。

“使臣放心,你们的心我一定会传达皇帝。”忽悠人的话当谁就不会说了?朱雄英嘴里应得那叫一个爽快,具体到时候究竟怎么做,谁管得了他?

听在北元使臣们的耳朵里,他们其实也不太确定到底有没有骗住朱雄英。

“诸位着急于见我,不如直说,你们到底想要什么。”朱雄英明显并不想跟他们继续绕弯子,因而开门见山让他们道出自己的目的。

北元使臣们本来是觉得或许可以放一放,先把关系拉近乎点,这样再提起他们的打算,也不至于一开口就会被人拒绝是吧。

结果朱雄英完全没有要和他们慢慢道来的意思,反而开门见山,只想弄清楚他们进大明来究竟是为了什么。

好在他们也不算全然没有准备,面对朱雄英等他们说出话的态度,立刻有人将准备的帖子与朱雄英奉上道:“请太孙过目。”

朱雄英一眼扫过他们递过来的帖子,旁边的祝娘已然在第一时间上前接过,再送到朱雄英的手里,朱雄英打开仔细看清里面的内容,一时间颇感意外,“若我记得不错,你们北元这些年的日子并不好过,天灾人祸不断,你们的百姓过的日子很难,可是你们竟然要送给大明如此大礼。”

是的啊,这是一份礼单,一份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礼单。

听着朱雄英道出他们北元的困境,一干使臣脸上一僵,最终还是坚持道:“不过是想着既然有心与大明交好,自然须有所表示。这些都是我们的心意,望请大明收下。”

朱雄英将礼单合起,丝毫不避讳的道:“我们中原一直有这样一句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诸位若是想谈,不如说说你们北元想要从我大明得到什么,否则这份礼,我是不会收下的。”

话说着朱雄英已经将手中的礼单递了回去,北元使臣立刻阻止道:“太孙,太孙,我们并无坏心,只是想要借助大明度过难关罢了。不知大明是否愿意施以援手?”

抬头充满希冀的望着朱雄英,好似将朱雄英当成了救命稻草。

朱雄英心下冷笑,或许在北元人看来,他们大明的人都是傻子对吧,否则怎么就会觉得他们低下头,大明必然会愿意助他们一臂之力?

北元,天灾人祸是吧,这种情况下自来就有人有那解决的办法-南下抢掠。

但是,这回北元也算是变得聪明了,自知大明经过多年休养生息,已经今非昔比。

再者,早年这天下都是他们元人的,他们守不住的江山被朱元璋夺了,难道以为他们现在就能够再夺回去?

不,他们之中或许有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但更多的会是真正的聪明人,聪明的知道眼下北元的情况须得转移矛盾,否则他们北元真就要不复存焉。

“你们想要大明如何施以援手?”朱雄英不管心里想着什么,当着他们的面却是一副万事可以商量的态度。

面对这样的朱雄英,北元使臣是震惊的,按他们的了解,朱雄英可不是好商量的人,突然温和,如何不让他们心下忐忑。

“太孙能够做主?”面对朱雄英看起来可以商量的样子,北元使臣虽然心下十分不安,终究还是想要试试,万一大明真傻呢?

只能说,盼着大明的人是傻子的人,才是真正傻的那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