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57节(2 / 2)

要说朱至确实够损的。她出的主意无非是让楚文对那些挑拨离间的人盯着点,捉着他们的把柄就参。

相信泰定帝对这些臣子也十分厌恶的,只不过不好表现出来。

然而一但有人挑着他们的错处参,泰定帝必会借题发挥。

参人也不用拿什么大事,就他们做的事可以看出,他们为人必不讲究,家里的把柄肯定很多。

事实确如朱至所说,楚王得了朱至的主意,那是拉上一干兄弟们都盯着上他们各家的人。

随后朝廷上也算难得有诸王露脸的时候,参人品行不端,教子不善,留恋烟花之地什么的。别看都是小事,架不住跟德行扯上关系,那人还要不要用,纯粹泰定帝一句话的事。

当泰定帝看到这份名单时,马上懂了,无二话,捋官。

等事情尘埃落定时,楚王更是给朱至再来信,说他生平第一回 被泰定帝夸,那叫一个不容易。

当叔的志向不高,也还好。然朱至忙着,没空跟楚王乐呵。

在这个时候,脱脱求见。

脱脱可是很积极要跟朱至合作的人,所以,都等不急入冬了,达成共识后便前往北平来见朱至。朱至当时听到禀告都一愣,行啊,识趣的人动作也不是一般的快。

“公主应该没有忘记我们原本说好的合作。”脱脱一来,面对朱至看穿所有的眼神,马上提醒朱至。

当然,对于一个给她北元路线图,只想迅速止战的人,脱脱目标明确着,那就是倾尽所有助他的族人们度过难关。

朱至重重点头道:“我答应你的事都做到了,如今你想把人送入北平,由我们北平帮你渡过难关,那也是没有关系的,只要你给的人不会在北平闹事。”

对此,脱脱道:“想来就算有那不识趣的人,公主也不会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就不在公主面前班门弄斧了。”

换句话来说,人他给了朱至,怎么管是朱至的事,如果朱至连这点人都管不好,似乎也没有什么资格对脱脱要求。

朱至的视线落在脱脱身上,其貌不扬的脱脱却有一双睿智的眼睛,其中更带着北元人所缺少的仁慈。

“不错。人你给到我,至于我要怎么让他们老实帮我做事,我也得有言在先。若是他们不听话,我可不一定会留着人。你我之间是互惠互利,没有谁低谁一等对吧。”朱至尤其得将他们合作的关系道明,毕竟怎么说他们都是为了彼此能够顺利达到各自的目的,所以才会一致行动。以前如此,以后也如此。

“自然。”脱脱十分认可朱至的说法,他们之间可没有谁比谁高一等的说法。

达成共识就是好事,第二日脱脱便送来了一万人。

一万人抵达北平城外时,徐辉祖第一时间来报,“公主,之前我们忘记了一样要求壮丁。”

杨荣当时就在旁边,听到这话立刻道:“无妨无妨,无分老幼妇孺,做多少事吃多少东西,咱们大明不需要临时反悔。”

朱至在一旁听着点点头,“说对了,他敢把老人孩子放进来,难道以为我们就容不得这些人?好好安顿。”

一旁的杨荣马上道:“沈家那位三公子如今已经贵为北平知府,此事须请他过来配合一番才好。论对北平了解的人,无人能出其左右。更何况,这些年修河造桥一干事,也都是这一位一手捉。”

“对,去把沈彬请来。”朱至说着话已然起身准备往城门去,她不去,谁敢随便放北元的一万人进城,若是出了乱子,谁能担得起?

这时候朱允炆从一旁走来,近一个月在外跑,朱允炆黑了一圈,一看朱至要出门,立刻小跑上来,“姐姐,带上我。”

一干人不管怎么样都对朱允炆称以二皇子。

“我知道是北元人要入城了,我想去看看,长长见识。”请求的同时,朱允炆道明来意,盼着朱至能够答应。

朱至笑笑问:“杨公子认为,该不该带?”

“该。二皇子书读了不少,只是未能学以致用,公主带他多听多看,他定能学以致用。”杨荣这些日子一直负责给朱允炆讲故事,朱至给他圈了一个范围,讲的都是历史的故事。

用朱至的话来说,读史可以明智,知兴替,识大义。

杨荣得说,朱至是心里有数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杨荣也不讲什么大道理,讲故事就讲故事,压根没有要发表意见的意思。但就是如此,反而让朱允炆对杨荣很是夸赞。

大道理朱允炆听得耳朵都生茧了,他现在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别人的教训。

讲故事就讲故意呗,各自有各自的领会,他已经不是三岁孩童,自有他的思考。

因而朱至自打北元回来后,第一时间问起朱允炆是否要换个先生,朱允炆摇头拒绝了,很乐意杨荣继续给他上课。

“你先生既然觉得你书读得不错,却是差了点应用,那就跟着吧。”朱至既然有问,岂能不配合杨荣。

当老师的如何评价弟子很是关键的呢,朱至的意思也是十分简单,带着朱允炆多听多看,让他自己去思考,而不会听信旁人的挑唆,最后成了旁人的棋子。

“谢先生。”朱允炆不管杨荣如何年轻,但既然是他认可的先生,他就会乖乖唤一声先生,表示敬重。

朱至已然大步流星往外走,一干人赶紧跟上。

而这一回,脱脱是亲自带了一万人来,一个个都拎着包袱,大包小包的,好些都拖家带口。

朱至让人将两侧的城门都打开了,出城与脱脱碰头问:“一万人,你这边的名册呢?”

名册,登记对方的姓名以及他们的年岁,擅长,朱至伸手讨要。

“公主要如此麻烦?”脱脱先前以为朱至不过是随口说说,未必是真的,结果朱至这会儿问他要名册。

“不给名册也可以,少了谁将来你不寻我就是。”朱至要名册不就是想省些麻烦,也是对人担起责任。但凡这些人要是在大明境内出了事,她会凭着名册把人找出来。

没有,那也没什么,朱至乐意得很,但也得丑话说在前头,人进了大明,出了什么事她可一概不管。

“公主莫不是故意为难?是不想收下这一批人?”脱脱不是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他做出这样的安排时,已然料到朱至会有什么样的应对,故而就不得不跟朱至要一句准话。

不想朱至嗤笑道:“人,你们来多少我要多少,老人,妇人怎么了,他们就算做不了重活,我大明也有能让他们干的活。可是,不对名册,不知你们到底来了多少人,你说一万人就一万人?我还能说我只收了五千呢。怎么,你是认是不认?”

脱脱瞪大眼睛盯着朱至,难以相信朱至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可是,要说朱至无理,这也不算无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