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67节(1 / 2)

陈亘宽慰着常氏,只盼常氏能坐下,且耐心些。

常氏抱怨的道:“一个个忙起来什么都不顾。要不是我有孕,怕是大过年的她也绝想不起来回来看看我这个当娘的。”

额,对于常氏和朱至的事,那是陈亘可以接话的吗?

当娘的可以埋怨女儿的,却是容不得别人说她女儿的半句不是,陈亘这样的聪明人,岂不明白这个道理。

“公主殿下都是为了办好陛下交代的差事。且公主殿下人就算不回来,碰上什么好吃好喝好玩的,那不是第一时间想起您了?”陈亘自进宫以来,也算是长了见识了,以前她对常氏有所耳闻,但这所知不算很多,只知道宫中大小事务,这位是不怎么耐烦管的。

为此,当初东宫事务都由那位侧妃所管,也正因如此,差点常氏在生朱允熥的时候就一尸两命了。

好在善有善报,朱至救了一个孙商枝,这位可是药王后人,医术高明,这才救回了常氏,保得母子平安。

自打那以后,常氏不得不管起宫中事务,但也几乎都交给宫里的人办。

其实私底下的人都说,东宫能安宁太平,多是泰定帝和朱雄英父子的功劳。明里暗里好些事,其实都是他们在管。

传言毕竟只是传言,听听也就罢了,当真那就是你认真了。

然,陈亘被传进宫,打着是陪常氏的名号,进宫做的却是帮常氏管事的事。

一开始陈亘是诧异的,也实在不能确定,皇家父子到底是几个意思,她是可以帮他们家处置宫中事务的那个人吗?

然而不管怎么样,既然常氏都把话说清楚了,就是让她进宫帮忙管宫中事务的,她无须有太多负担,只要把事办妥。

无可奈何之下,陈亘也不敢多想,常氏但有吩咐,重点更是泰定帝的叮嘱,保证常氏安然生产,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陈亘何许人也,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泰定帝眼中的审视,有些一开始就浮现在心头的想法,再也止不住的冒出来。

在陈亘看来,或许朱雄英可以给她一个答案,然而这一回却让她意外了,从始至终,朱雄英并没有跟她提过半个字,只道了一句常氏暂时麻烦她了。

麻烦两个字,陈亘自不敢受之,却是保证一定会为常氏分忧。

进宫这三四个月,陈亘是看出来了,常氏确实是赶鸭子上架。常氏本就不是擅长管事的人,架不住成为东宫太子妃,那不擅长也只能上。后来,马氏身体有损,常氏就更没有选择的机会,只能把所有的事全都一并揽下。

好在,小事上常氏不管,大事上常氏是不糊涂的,正因如此,宫中事务被管得还行。

后来,马氏身体好转些了,对于常氏,那是朱元璋和她选的媳妇。马氏自己养出来的媳妇,什么样子她最是清楚不过。因而也只能乖乖的接受现实,宫中事务,还是她多管着点吧。

就这样,常氏那是前面有人顶,后面再有泰定帝、朱雄英、朱至偶尔的帮她敲打敲打,没有哪个不识趣的人,会敢得罪一个明眼人都知道是被宠着的太子妃。

到如今常氏成了皇后也是一样的,泰定帝就算不是事事过问,却也是三不五时的过问一番,以便叫人知道,能管得好前朝的皇帝,对于宫中上下,他们但凡不闹过分,泰定帝不会轻易出手。但,宫里的人得都聪明点。

陈亘被那么请进宫,一接手发现,宫里的人,从上而下其实都挺听话的。

其中的原因,大抵是朱元璋开了个好例子,不许内宫参政,内侍们更是不许他们识字。以至于到了泰定帝手里,泰定帝也没有打算改。

差事陈亘办得小心翼翼,同时也借此观察宫内。

值得一说的是,泰定帝自登基之后竟然都没有搬离东宫,先前是因为朱元璋还在,宫中也有妃嫔还在,后来,常氏一有孕,那就更不能搬了。

朝堂上的臣子们不是没有劝过,架不住泰定帝不乐意,谁也不敢一而再,再而三的触皇帝的眉头,急吼吼的表存在感。不过是个住处罢了,皇帝高兴就好,他想搬就搬,反过来,不想搬就不搬,又不是关乎国本的大事。

“娘。”陈亘努力安抚常氏,让常氏不必着急的时候,终于传来朱至的声音。

心急的常氏听着声立刻抬眼看去,果然看见泰定帝领着人进来,赶紧就要上前,泰定帝先一步道:“慢些,莫急。”

话说着已然第一时间走了过来,扶住常氏,常氏唤着一声陛下,目光已然落在朱至身上,上前就摸着朱至问:“你去北元果真没有受伤?”

这都好几个月前的事了,朱至显得有些无奈的道:“娘,就算受了伤,都这么久过去了,也早就好了。”

对此,常氏道:“那我也要问问。你是想吓死我呢?”

话说着已然拉过朱至进屋,至于其他人,朱雄英感叹道:“如今娘的眼里是再也容不下别的人了,我们就看着。”

可不是,朱雄英都被无视到底,何况朱允炆和汤显,汤显顺着朱雄英的话道:“娘娘是太想公主了。”

泰定帝道:“想,日日的想。若非如此,我也不至于把你们叫回来。”

来回奔波什么的,重点更是北元,北元那头啊,互市开了仅仅是开了而已,可是,如今北平内也有不少的北元人,不是没有人想到,或许可以来个里应外合。

不过,朱至回来,北平依然有人,徐辉祖和傅让这两位那么多年也历练出来了,真要有个什么动静,也还有沈彬在,沈彬,想必不会察觉不到北元的人有所异动。

衡量再三后,泰定帝才下定决心把朱至召回来。

常氏见着朱至是真高兴,拉着朱至的手都舍不得放开,一旁的陈亘除了福身见礼外,并没有开口插话的资格。

就连泰定帝也只是招呼朱允炆和汤显坐到一旁,细细的问起朱允炆这些日子在北平过得如何。

“姐姐教了我很多东西。我才知道以前的我有多狭隘。”朱允炆对于常氏的态度并没有任何不适。他不是不懂事的孩童,自小他就知道自己不是常氏所生,而常氏从不苛责于他,但要说视若亲子的看待他,常氏也做不到。毕竟当年的常氏差点命丧于朱允炆外祖母的手中,就凭这一点,常氏能够做到不苛待朱允炆,纵然是泰定帝,也不会对常氏再要求诸多。

泰定帝一听好奇了,“那就细细说与我听听。”

对于儿子,泰定帝从来不是没有要求的人,不管是对朱允炆还是朱允熥。

只不过泰定帝太忙,忙得根本上顾不上儿子,再加上朱允熥有常氏护着,纵然泰定帝有心管着儿子,也没办法跟常氏硬来。

这种僵局自打朱雄英和朱至回来之后,可就有所改变了。

论起对付常氏的办法,朱至和朱雄英都多了去了,绝不会给任何常氏护着朱允熥偷懒的机会。

至于朱允炆,泰定帝知道依他的身份和处境,让朱允炆心里是不安的,而且或许可能会怀揣几分怨恨,但是好些话泰定帝不方便和朱允炆说,便只能如朱至建议的那样把人放出去,让人多听多看,或许能对朱允炆的心境有所帮助。

此时看着朱允炆不再一味阴沉的面容,泰定帝更愿意倾听儿子都有什么样的遭遇。

朱允炆细细的说起,这些日子跟在朱至身边看到听到的一切。朱至在对人心了解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宽容待人,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化敌为友。

北元人多,又都是彪悍的人,最是崇尚武力,可是一切的基础都在于保证他们吃饱穿暖。一旦有人确保他们吃饱穿暖了,让他们守规矩也不会成为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