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87节(2 / 2)

“爷爷这一年收获如何?”朱至立刻言归正传,毕竟朱元璋为了丈量田地的事操心着,好些事未必写在信上说清楚,但并不代表无事。

“咱们大明的问题很多。”朱元璋这一年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真正成了一个曾经的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农民,也得以和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有了共鸣。他才发觉,确实如同朱至提醒他的那样,他失去初心,忘记了自己曾经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初衷。

朱至啊的一下,“人活着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更何况是一国。爷爷丈量田地进展如何?没有人拦着?”

对啊,朱至就想知道,有没有人不长眼的犯到朱元璋手里。

朱元璋转头望向朱至,他怎么有一种孙女想看戏的感觉?

对此,朱至眨了眨眼睛,表示对啊,她就是单纯想看戏。

“没有,至少暂时没有。你怕是觉得你爷爷傻?”朱元璋就算不表露身份,看起来也不像是好欺负的人。

“真是可惜。爷爷好些年没有体会过被人欺负的感觉了,所以应该把被人欺负的难过忘得一干二净了。”朱至只是想让朱元璋重新体会一番,只有这样,朱元璋才会真正知道什么叫切肤之痛。

朱元璋真想揍朱至一顿,毕竟朱至这副巴不得朱元璋被人欺负的语气,怎么听起来那么欠揍?

泰定帝轻咳一声,提醒朱至别过份,朱元璋刚回来就想让朱元璋不痛快,这可万万不可取。

好吧,朱至高兴冲朱元璋一笑,“爷爷还没说,我捉了元主,舅公灭了北元主力这些事,您听了可高兴?”

“高兴,高兴。打完这一仗,咱们大明的仇算是报了,往后只要他们安分守己,咱们大明容得下他们。反之,咱们大明也不怕。”朱元璋想到这一年里大明发生的变化,每一桩听来都让朱元璋精神一振,万分欢喜。

朱至立刻顺势说起,“借北元的光,我们现在人手充足,北平城快建好,运河也快通了,过个几年,咱们可以迁都北平。正好,也该让天下士人都明白,大明天下和以前不一样。南北学子都是大明的人才,大明绝不会厚此薄彼。”

这就关系着一桩陈年旧事了。

想当初朱元璋打下了天下,自然而然召开恩科,让朱元璋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恩科第一届所取的进士竟然全都出自南方。以至于当时的朱元璋差点闹了个大笑话。

好在后来朱元璋采用了单独安排北边的学子再考一回的办法,这才不至于让天下人以为大明朝只有一半的天下,所以得到的都只是一半的人才。

但也正是因为此事,让朱元璋意识到,这南边的势力有些过大,应天,要是一直都由南方的士人控制,将来对大明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也开始寻思到底该迁都何处。应天不能继续作为国都,以至于让人生出皇室偏于南的感觉。

“就认准北平了?”朱元璋对北平确实没什么好印象,谁让那是元朝的大都。元朝,就算把他们打败,把他们赶出中原,依然让朱元璋耿耿于怀。

泰定帝沉着的道:“父皇,北平很合适。”

合适两个字说明了一切,朱元璋既然都把天下交给泰定帝了,哪里会再管泰定帝到底要怎么做。再者,北平合不合适,朱元璋能心里没点数?只不过是因为那点喜恶,硬是挑刺而已。

可是比起国家的安宁,发展,自己的那点喜恶算什么。

朱元璋最终什么话都不说了。招呼一旁的马氏给他看看刚添的大孙子。朱允炌养了一个多月,相对白皙,可比刚出生的时候好看得多了。

怀里的朱允炌睡得沉沉的,朱元璋打量半响道:“长得倒是像雄英。”

“是有些像。”马氏越发温和,对着睡熟的朱允炌爱不释手。

总的来说,朱元璋和马氏回来,一家子自是其乐融融。

不过,很快烦心事就来了。

朱至在第二天便被马氏唤到了跟前,提起郭琪儿。

瞅着马氏,朱至想了想按郭惠太妃的性子,不是那多嘴多舌的人,那是郭琪儿。

“琪儿喜于允炆,竟亲自求我答应为她做主,你怎么看?”马氏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问。

“允炆不愿意。”朱至只回那么一句,也代表她的态度了。

马氏含笑点点头,“想来也是。若是有意,也不必求于我。看来该让她回家了。”

嗯,郭家,纵然看在滁阳王的面子上,马氏都会对他们宽厚几分,但是,并不代表她会为此委屈自己的孙子。郭琪儿啊,一照面马氏便知道这是一个并不算自知的姑娘。

这样的人若是进了他们朱家的门,对朱家并不是一件好事。

“是吧。”朱至就不管那么多,她只知道,朱允熥喜欢郭琪儿,可郭琪儿不喜欢朱允熥这个事,须得速战速决,绝对不能让朱允熥越陷越深,最后为此跟朱允炆闹别扭。

朱允熥不是看脸吗?那就看脸好了,反正天底下好看,而且也懂得欣赏朱允熥的人又不是没有,难道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

事实证明,朱至的办法不错。

当然,傅堇也是相当的给力。

看傅堇笼络朱允熥的办法,直接让朱允熥把郭琪儿抛之脑后,再也没有盯着郭琪儿,缠着郭琪儿,朱至十分庆幸。

“你娘不擅长的事,你帮忙补上,将来雄英的太子妃也是个聪明的,以后宫里宫外出不了乱子。我也就放心。”马氏岂不知常氏的性子,不是说常氏不好,作为一个儿媳妇,常氏的性子也好,为人也罢,都让马氏挑不出毛病。但在管事上,常氏或许像其父,并不怎么喜欢管宫里宫外的琐事。

当初马氏就看出来了,但想着宫里能办事的人不少,也不用常氏多担心,她便只教常氏统领大局就是,但就算这样,常氏也显得如同赶鸭子上架。

无可奈何之下,马氏想着自己多管点就好。

“我娘是真让奶奶操心了。”朱至岂不明白那么一个道理,抱住马氏的胳膊撒娇。

马氏抚过朱至的头道:“你娘是有福气的。”

此言不虚。遇上马氏,泰定帝,生下朱雄英、朱至,都是马氏莫大的福气,每一个人都愿意保护着常氏,尽所能让她按自己的意愿活着,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像常氏一样的幸运?

“我也有福气。”朱至靠在马氏的肩上,软软糯糯的开口,表达心中的感谢。

“你把阿显放出去,果真不担心?”马氏一下下的抚过朱至的头,最忧心的莫过于此。

“我一直觉得阿显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哪怕在所有人看来他好像没有本事,也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我觉得他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一个人的心胸比任何本事能力都要重要。所以,我相信他。把他放出去,让他多长长见识,对他百利而无一害。对我也是。”朱至才不怕赌,有些事本来就得赌。

马氏笑了,碰碰朱至的脸颊道:“我们至儿也是心胸宽广的人。明白这男人啊,不能一味捏在手里,而得放出去,让他们尽情的飞,该回来的始终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