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305节(2 / 2)

泰定帝摇头道:“不能,改日/你要是想聊,为父给你找一个能聊的人。”

哎哟,听这话可知,泰定帝连这类的事都有想法,朱至默默给泰定帝竖起大拇指。

“爹,连这种事我们都可以聊,还有什么事是不能聊的吗?”朱至单纯好奇问问。

“没有。”泰定帝如是答,朱至想了想也觉得没有。一眼扫过朱雄英那红通通的脸,“爹,哥哥和您差得远了。您看这才说说他脸都红成这样了。不像样。”

泰定帝拍拍朱至的肩道:“无事,以后就不会了。”

羞涩的朱雄英,那是没有正视明白什么叫情到深处,水到渠成,他给朱雄英上上课,一切都会好的。

“有什么是爹会惊讶的?”朱至觉得,最让她惊奇的是泰定帝,怎么觉得亲亲爹爹好像没有什么不会。就连在这男/女之事上,泰定帝的态度也是大方坦荡,不像那好些读书人一样,以为这是羞于启齿的事。

当然,这类的事朱至只与泰定帝大意那么聊过,别的人,她又不是疯了傻了,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和人聊起这些事。

有一说一,泰定帝的态度是最最让朱至惊奇无比的。

“你们经历过的,我都曾经经过。”泰定帝如是回了朱至,好让朱至记起来,他也曾是少年,如同朱至和朱雄英此时一样,也曾有过迷茫不解,但后来他自己摸索过了,慢慢悟出了属于自己的见解。

“比起你们现在提的问题,你描绘出的未来才是让我惊讶的。”泰定帝如是说,朱至眨了眨眼睛,“海上丝绸之路。”

泰定帝点点头,朱至问:“爹不怕我骗您?”

被泰定帝敲了一记脑门,朱至倒抽一口气,控诉盯着泰定帝,不满于泰定帝竟然动手。

“尽说傻话。”泰定帝又不蠢,摆在眼前的丝绸之路为大明带来多少利,难道他视若无睹?

就算朱至或许夸大,但并不代表事情不可能做到。

“有人交卷了。”朱雄英注意到殿下已经有人交卷,接着陆续一个个都将卷子上交,缓缓退去。

泰定帝也就不跟朱至闲聊了,且让人将卷子纷纷拿上来。

嗯,泰定帝与朱至、朱雄英都看起卷子来,但见上面所写的内容精彩时,不忘拉过人看看,且评价一番,文章是否写得很好,观点如何。

等所有学子的卷子交上来,一个个臣子也过来帮忙阅卷,照旧所有卷子都糊了名的,只看文章,不知写文章的到底是何人,这也是为了达到公正的目的。

不知其名,文章也就只能以好坏而论,最后状元之才也须是有能之人而居之。

“陛下,臣以为这篇文章上佳,可为状元。”

阅卷过程中免不了争执,定下状元人选,文章评比,谁当这个状元,那肯定要各抒己见。

“臣以为这篇更佳。”

一个又一个的人出面表态,都将他们认为可以钦点为状元的文章赶紧送到泰定帝面前。

泰定帝看了看,一眼扫下来,心里大抵有数,最后却是朱雄英拿来一篇道:“陛下,儿臣以为此最佳。”

太子开口,一干人都凑过去仔细看起他认为好的文章。

“陛下,这等狂妄,无视祖宗礼法之人,何以为状元。理当废去他的进士资格才是。”可是有人看清文章内容时,立刻炸了,这样的人怎么能定为状元,分明是要乱朝纲。

“既是唯才是举,本就该不拘一格,以纳天下之才。”朱雄英不慌不忙的回答,坚持己见。

泰定帝已然接过纸张仔细查看,对于反对朱雄英的人,扬手制止,好与坏,他看完再说。

“既许女子参加武举,不如让天下有才之女都一道参与科举,那才是真正的唯才是举。”泰定帝将其中一句话读出来,立刻引得一片哗然,真,这满朝的臣子们恨不得把这写文章的人吊起来打。

这什么提议,简直是要乱天下。

朝廷上出了一个何容,一个朱至,就已经让他们头痛的了,谁承想到竟然有人提出这么一个于他们所有人看来都荒诞无比的主意。直接让女子也参加科举,这,这是要干什么?疯了吗?

不行,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都不同意。

泰定帝微拧眉头道:“此事须从长计议。”

嗯,泰定帝如何也没有想到,朱至没想一步登天做成的事,竟然有那么多人迫不及待。

一个个想什么呢?

真以为这是一件容易的事?

还有朱雄英,说什么要钦点此人为状元,莫不是疯了?

泰定帝一眼扫过朱雄英,无声警告。

朱雄英可不怕泰定帝,“既是唯才是举,本就该以才视之,不看出身,也该不分男/女。”

这会儿的朱雄英依然坚持己见,以为要么不做,既然都要做了,那就做到最好!

“我也觉得须得从长计议。”然而就连一旁的朱至也觉得步子不能迈得太快,这篇文章不是不好,也不是提议不行,但就现在来说,时机未到。

是,泰定帝要是力排众议,谁也不能拦得泰定帝点头同意女子参加科举,但这样一来只会引起很多人反对。

突然把女子推到太高的位置上,德不配位,必有余殃。

朱至真就不想让现在的女子去跟全天下的男人争。

比起争,她们最需要的是强大自身,在没有足够的能力对抗男人之前,早早把自己暴露出来,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这是一种相对愚蠢的做法。

“至儿。”朱雄英质问一唤。

“哥哥可知,就算开了这女子的科举,能够有资格站在这朝堂之上的人少之又少?你觉得这样的情况下,许她们参加科举有什么意义?”朱至很是无奈的提醒朱雄英,很多事,或许是他们太想当然了,以为只要给了人这个机会,就能够得到回报。

“你莫要忘了,让天下人都能读书,这费了多少时间。而女子想读书,何其难。”朱至眼看朱雄英待要坚持,不得不犀利指出一个最根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