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318节(2 / 2)

可是朱至可不是在跟人商量,田地归国所有这个改革势在必行,谁也别想阻拦。交了,省了朱至另外准备地契,不交,不过是重新写上一份单子。

执意不肯上交地契的人自知朱至绝不可能轻易罢休,可是朱至这样明摆着抢田抢地,那必须要上告。

至此,北平内的官员终于知道朱至想干什么了。她是真打算重新分田分地,而且由此定制,以后大明朝的田地至此都将归于朝廷。每隔个三十年再一分。靠!那他们还有田吗?他们还能占田发家吗?

暗暗骂着脏话的人,在这一刻也终于意识到不对了,这事要说朱至开干前没有跟泰定帝商量,鬼都不信。

那,这就是泰定帝卯足劲等了这些年准备的大招?他,他竟然真要将天下之地尽归于朝廷?朱家?

嘶!想不到啊想不到,万万是想不到,他们以为送走了喜怒无常的朱元璋,以后日子肯定好过了!不承想他们想得挺美,泰定帝虽然不像朱元璋那样喜欢喊打喊杀,却直接要断了他们发家致富的路。

不行,这个事万万不能答应。

一时间,反对朱至在福建推行重新分田,将天下所有的田地都归于大明的奏折,如同雪花一样络绎不绝送到泰定帝的案前。可惜泰定帝对于这些奏折连看都不想多看一眼。

“瞧见了吧,谁都不是傻子,这样触及他们根本利益的事,他们绝不会允许发生。”泰定帝与朱雄英那么一说,朱雄英道:“损于小部分人,利于大部分人,该为。”

“接下来会有人寻上你的,你知道该怎么做?”泰定帝提醒朱雄英,朱雄英拧着眉头挺不乐意的道:“我装勉强,不同意,这不是给他们感觉我跟他们是一路的,接下来他们一准会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

“对,他们会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那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泰定帝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可他眼下那份决绝,但凡谁要是看到这一刻的泰定帝,定不会再觉得他不像朱元璋。

朱雄英突然反应过来,怔怔望向泰定帝。张张舌,朱雄英只觉得舌上被千斤重担压住,发不出声音。

“正好,你爷爷已经明诏削藩,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再有人认为你叔叔他们也是可以拉拢的人就不一定了。就这么定了。”泰定帝拍板,根本不给朱雄英再说话的机会。

因而,泰定帝将所有参朱至的奏折都压下,明摆着不予理会。

他这不理会,马上有人意识到泰定帝的态度,这不是明摆着不管,也是由着朱至在福建试手。福建要是试成了,接下来是不是要在全国推行?想到这点,谁都坐不住。

就这会儿,朱至已经开始主持人重新再分田地,那原本占据田地不愿意交出的人,哭哭闹闹,死活不肯。朱至在这个时候拿出泰定帝的诏书,明明白白告诉他们,重分田地,从今往后凡大明境内所有田地皆归于大明朝廷的规矩从现在开始定下。阻拦变革,不遵朝廷诏令者,以谋逆论处。

朱至自然知道,这样一道诏书霸道□□,然而田地不再归于私有,所有权利掌握在朝廷手里,这是为了确保百姓们的田和地不再被人肆意夺去。此法利于民而不利于上位者。而反对的人必须都要压下。不顺者杀!若非如此,绝不可能推行成功!

自来变革绝不可能滴血不沾,这也是为什么在离开北平前,朱元璋和泰定帝再三叮嘱于她,那是怕她,怕她下不了狠手。

朱至也曾想,她会不会狠不下来?

可是,如果她不狠,将田地归于朝廷实施不起来,有些事便避不了,也逃不掉。

她如今是大明公主,她在这个位置,就不可能做一个手里不沾血的人。

无辜也好,不无辜也罢,胆敢阻拦变革者,绝不能饶。

朱至诏书一亮出来,早早在朱至打了招呼后便自觉将田地上交的人很是庆幸,亏得他们没等朱至用强的,否则他们的小命可就不保了。

“如今,你们还要不应?”朱至传了诏书,看向那坐在地上哭闹不休的人,等着他们的回答。

显然这个问题在看到朱至身后一身铠甲在身的人,都只能变成否定,他们不想死,若想活着就别指望跟朝廷作对。

朱至刚来福建杀了多少人,这才过去很短的日子,应该有很多人还记着。

杀人,朱至不惧于杀。死在她手里的人已经不少,再多加点,朱至已经不在意了。

辗转反侧睡不着的日子,朱至不是没有过过,但是,她知道,把天下田地归于朝廷,再由朝廷摊分到每一个百姓的手里,这样,就能够保证百姓们手里有田。有了田,百姓就有饭吃,就不会闹事。

财富免不了聚集在小部分人手里,最底层的百姓,经过有权有势的人数代的经营后,他们会越来越苦。原本能够让他们活命的田,最后都会变成别人的,他们终将一无所有,这就是把百姓们往死路上逼。

朱至是想改变这个局面,虽然她也不知道这样一来最后究竟会造就什么样的结局。但是,她也想像那一位伟人一样,尽所能为人民谋划,用着他的方式,一点一点的尝试让这个天下真正的主人们能够过上好日子。

“公主如此行事,陛下下此诏令,不怕引起天下士绅的不满?”闹,看样子是闹不成了,让他们就这样接受结局,谁也不愿意。终究这句话喊了出来。

“你们这些士绅在费尽心思谋划百姓活命的田时,想过百姓会不满吗?知道他们若是不满,又将是什么后果?我倒想看看,你们乡绅不满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朱至反问人之后,同时也等着他们所谓的士绅团结一心。她好看看究竟是谁更令人畏惧。

第175章 推行

◎密谋◎

出言企图威胁朱至的人, 被朱至指向在他们面前乌压压的百姓,让他们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到底是谁欺负谁。

是啊, 相比于士绅,天下最多的是普通人,这些勤勤恳恳只图温饱的人。

很明显, 朝廷在士绅和普通人之间选择了后者。前都想闹, 闹吧,朱至等着。

放话的人想要吓唬朱至不成, 倒是被朱至吓了一着,不敢再与朱至多嘴, 连滚带爬的起身,走了。

朱至把人吓走,也就继续刚刚要办的事,分田分地。

这分,就得从一村一村开始, 各村的人都聚集在一块, 田地的总数和人口总数都在朱至那儿, 田地的好坏都有记录,这就开始按人头分了。这都分好了, 田地是公平的, 至于抽到哪边的地,抓阄啊。

大家都一起捉, 抽到哪个就哪个, 谁也作不了弊。按这样的分法, 确实没有人争议, 很快这便安排好了。

有了朱至示范, 其他各处来学了几天,就在各地按同样的方式推行。

值得一说的是,田地都分完了,福建没有闹出任何事,证明朱至派去办事的人相当不错。

可是,北平传来消息,六部官员十数人企图挟太子朱雄英以篡位,为泰定帝所识破,六部官员皆被拿下,尽诛之。

消息内容十分简单,谁都清楚简单几行字包含多少腥风血雨。

细节上,等泰定帝那边收拾好残局,朱雄英才把事情经过告诉朱至。

总的来说,朱雄英是饵,打一开始泰定帝便已经打定主意放出的饵,为的就是把居心叵测,不满于即将推行变革的那些人引出来。

泰定帝的态度已然不需要明说,那分明就是要支持朱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