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319节(2 / 2)

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终究,他们这些人都成光杆司令,生死尽握于皇帝一念之间。

所以,为什么朱至敢说变革就变革,说重分田地那就分了。就是因为不管是为官也罢,为臣也好,他们再怎么联合在一起,手里没有兵的他们,更没有百姓支持,注定他们没有反抗泰定定帝的资本,掀不起任何风浪。

王莽改制把自己作死的结果,不会发生在大明。

朱至知道北平发生的事后,心里也就有了底,明了这回没有人会再敢吱声。

生与死,皆在帝王一念之间的结果便是可以绝对的独断专行,无所顾忌。

虽然朱至知道这样的专权对天下人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在改革一事上,这是好事。

今日大明所行的改革,但凡有为民着想之心的人都清楚的知道,这对天下万民意味着什么。

对此,有反对的人,也有支持的人。

朱至在福建推行此法时,有不少读书人俯跪在地,叩谢于陛下和公主。

损上层之利而惠于下层,只有真正心怀百姓的人才能做到。

因而,接下来朱至推广的变革就在无波无澜中完成。

信国公得知福建再无人闹事后也算松一口气,不闹事挺好,不闹事挺好。

等朱至把福建境内的田地分完,信国公那头其实也同样把该建的探查点建好了。

朱至也曾前去看过,毕竟倭国这样小国敢一再犯我边境,伤我百姓,要说朱至没点想法是断不可能的。

毕竟,就这忙着改革的时间,朱至已经让人开始准备船只。

信国公得知朱至那点盘算时,也跟朱至细细说起这陆战和水战的区别,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尽快让朱至上手。

朱至是个好学的人,信国公教得用心,她也学得用心,别管是在造船上也好,配置大炮地雷在船上这事也好,就一句话,让懂行的人来。

她是初来福建乍到不错,福建可有不少人早就对付倭寇多年。

朱至照旧按以前的行事风格,砸钱。她只要人建出坚固又迅速的船只,可以击敌于外,也可以防御于外。

对此,趁着信国公在,朱至就建议了,一味只在大明境内设堡监视有什么用,就得派人出海巡防。这海上的地盘也得划好了,免得以后起争议。

这个,信国公听着也是一愣,随口就道:“那不都是我们的吗?”

哈哈哈!说得一点都没错,都是他们的。

“那就得广而告之,好让人知道,那些地方是咱们的,不许人越过半步。否则,但有越界者,诛!”朱至顺势提出,信国公就喜欢朱至这霸道的小模样!

本来啊,屡犯他们大明海域,扰他们百姓的倭寇,无人不思灭之。但是架不住朱元璋早把倭国列为不征之国。

何为不征之国。便是朱元璋告诫儿孙不得恣意征讨之国。朱元璋将十五国列为不征之国,分别是:朝鲜国、倭国、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剌、西洋国、爪洼国、湓亨国、白花国、三弗齐国、渤泥国。

可是在朱至看来,这征不征的,人不犯我,我自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

倭寇,接二连三犯我边境,伤我百姓,抢完就走,都不带犹豫的。这是拿大明百姓当什么?储备粮库吗?缺了就来一趟,不高兴也上岸来打一波?朱至但知倭寇行径,气得咬牙切齿,给她先等着,她要是不把这么一个小国灭了,她就枉活这一世。

不过,这海界一事,朱至也没有打算独断专行。怎么说这可都不是一件小事,日常百姓出海捕鱼所到之处那得考虑,甚至于这海离陆地的距离也得考虑。

因而朱至和信国公亲自出海。

第一回 出海坐船,信国公挺担心朱至晕船,好在朱至没有,上了船,那是如履平地。

听着福建的船民说明他们在哪一处捕鱼,而日常倭寇从何处进犯,朱至和信国公第一回 出海就正好碰上了。

无二话,见着倭寇绝不能不打,对面好像也是急冲冲想杀过来占点便宜。没想到碰上朱至和信国公。

他们两个出海,最好的海军敢不跟着一道护卫?他们两个但凡有半点差池,海军们都可以死一死了。

倭寇,那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要不是因为他们不好出征倭国,否则早打到他们家去了。

结果怎么样,他们不打,这群倭寇却总想从他们百姓身上得些好处,哼,真真是半点不知足。

“往后见着倭寇,他们敢犯大明,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朱至随行那是带了望远镜的,这船上同样也装了,因而不等倭寇们靠近,早已有人发现来报。

对此,信国公对朱至让人弄出来的望远镜那叫一个赞不绝口。

“这确实是好东西。”

朱至对此道:“好东西多着,现在这点算不得什么,等将来有机会,我给您再多送几样。”

信国公那自是愿意的。

朱至一来,大炮地雷那都配上了,要对付倭寇,都没让他们靠近,人都已经被打倒了。

倭寇一看这军队不同于往日,火力太猛什么的,他们顶不住,想抢船没抢着,见势不妙,掉头就跑。

行吧,跑了就跑了,朱至和信国公都没让人追,毕竟他们今天是来看看环境的。

当然,一次就想把这海界定下来,明显是不可能的,再有朱至提及的海军巡逻,那就得想想要怎么巡逻才不至于被倭寇围了,又能够起到及时发现倭寇进犯,同时也能迅速在海上解决倭寇的办法。

商量再三,这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是必须的。而且必须要保证不能间断,若遇海浪,须得想想要怎么样及时回岸。

这牵扯所须的人才是各方面的,万万不能随意定局。

朱至是觉得,这是第一回 ,有问题实属正常,慢慢摸索,有问题就解决问题,重点是负责巡防的将军及时调整,必要让规矩利于海军们行事,也能守卫百姓。

对此,这点原则必须放在首位,无论何人须得牢记他们的初衷是守卫百姓安宁,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