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342节(2 / 2)

除了在生活方面,还有国风堂教出的女子那是顶顶的文武双全,以至于每三年一回参加武举的人数,都在不断的翻倍再翻倍。

值得一旁说的是,借由女子可以参加科举,至今泰定帝十八年,朝堂上女子为官之人已然不再少见,就连在这北平城里,天子脚下,政治的中心,每日朝会之上,以女子之身为官者也不再是独树一帜。

“他们打什么?”泰定帝闻言很是无奈询问,也是不确定这些年眼看越闹越大,这明摆着是被人唆使往前冲的人们究竟想要干什么。

“为女子是否可以参加科举一事。”百川前来禀告,莫可奈何实话实说。

泰定帝!!!朝廷上本就为了这事争执不休,好嘛,谁都料到国风堂绝不可能坐视不管。

毕竟说来大明自何容一个女武状元开始,多少女子借由武举这一途径入朝廷自不必说了。

朝廷上那些瞧不上女子,更不乐意女子抛头露面的人,想过无数法子改变这一局面,可惜,自打何容前往江西平乱,以查江西官员们上下串通,加重徭役,更是奴役百姓,以令江西百姓生不如死,最后不得不揭竿起义。

查明既是官逼民反,何容手握天子给予的便宜行事之权,杀贪官,开粮库,赈济百姓,迅速平定江西之乱。此后,朝廷为安江西,以之为江西巡抚,监察江西,纵然有不少官员反对,以为何容难当此重担,泰定帝一意孤行。何容最后用事实证明并不辜负泰定帝的信任。

自她为江西巡抚开始,兴河运,以令民富;办教育,开民之智。山高林密之处,时有流寇乱百姓,何容亲自领兵前去围剿,斩杀为首恶贼,其余人皆以招降安抚,至此,江西境内得以安宁。

短短三年时间,江西民众对何容拥护之极,据说何容离任时,百姓夹道相送,依依不舍。

如果说何容在江西可能只能说她文治不错。泰定十三年,何容被派往福建,既让她负责民生,也让她看看能不能平倭寇,何容生生由一个辅助的人,打成了她的主场。

近些年随着朱至提出划分海上界线,海军也在不断发展,海上的贸易那是越做越兴旺,福建一带也就成了港口。

眼看大明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本来就在福建总扰民抢劫大明百姓的倭寇那可就更眼热了。

无奈既然倭寇方面乱成一团,朱至一个规划海上贸易的人,肯定不能给自己找麻烦。海上的丝绸之路是绝对不能弄到倭寇那里去的。

可是她不弄,眼看大明日子越过越好,这船上不知有多少好东西,倭寇眼看出出海贸易的船一艘艘往外跑,那可比他们抢劫百姓得的更多,傻子才会不打这些船只的主意。

嗯,倭寇是作死,他们竟然打劫大明的商队。

得,这个事第一时间就上报到何容这个明摆着必须是另有所图的人面前。

不二话,本来朝廷就对倭寇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只不过是没有腾出手来收拾人,故而才会一直放着,何容在这种情况下派出来,朱至的意思相当清楚,她一个武状元总不能不露两手,以至于让人觉得她莫不是假的。

就算何容现在其实依然是文官,福建巡抚,架不住她也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心,那就不用说了,倭寇敢动大明商队出海的船,这种死不悔改的国还能留吗?

何容十分明确一点,她是要来保百姓安乐,商路通畅的,因而谁要是敢抢百姓的东西,让这条商路出了问题,无须手下留情,这就该动手把他们全都解决。

因而何容向驻守边境的大将进言,值得一说的是,这位大将乃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能让泰定帝派到福建镇守,负责海防,李景隆本事是有的,但与倭寇讨要船只,更要灭倭寇的兵马,这事也该上报朝廷吧?

何容却道:“将在外本就改随灵应变,倭寇都开始抢他们的商船了,再不好好收拾收拾他们,这些倭寇只怕会更加得寸进尺,那对大明可不是一件好事。倭寇多年为患,扰我边境,将军镇守于此,自该清楚才是。眼看倭寇都要骑到我们头上作威作福了,再不把他们收拾,真等他们像北元一样攻破我们大明的城池,咱们才开始动手?”

那当然不能,真要这样,他们这些将士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不管怎么着,先把倭寇抢去的船只拿回来。绝不能让大明百姓觉得,朝廷不能为他们撑腰,叫他们东西被人抢了都无人管!

因而,李景隆领人出兵欲夺回船只,船只是拿回来了,船只上面的东西却没有了!

这,当然是不行。可是倭寇国内如今乱成一团,想找人赔,那怎么可能有人愿意赔!

让他们大明的人打碎了牙往肚里咽,怎么可以。

好在,李景隆送回北平的奏折也得到回复了。

泰定帝那里头可是有一个早就想对倭寇出兵的人,如今倭寇得寸进尺了,倭寇自己竟然管不住自己人,那就不用说了,大明亲自出手教教他们,大明的人不是他们能动的,大明的船只也绝不是他们能劫的。

行,大明兵出倭寇,兵之所致,沿海遇上的盗贼什么的,该杀的杀,该灭的灭,总之一句话,绝不能让倭寇再有危及大明的丁点可能。

何容随军出征,一开始就是个负责后勤的人,然而随着在海上与倭寇交战,他们大明的武器虽强,架不住这倭寇的本事也不小,敢在海上日常靠打劫而活的倭寇,水上的功夫确实不错。

大明跟他们正式交战之后,初初竟然吃了不少亏,李景隆也是第一回 主持大战,面对败退,这竟然还是在强而有力的武器支持之下,李景隆受到了打击。

这时候何容就出面了,海战,他们大明才算刚上手,和别人比起来是有差距,那也没有关系,一步一步慢慢来,咱们得扬长避短。

倭寇学的忍术,说起来确实诧异,但是,大明最大的优势是火力,那就用到极致,让人知道大明不可犯。

何容出主意,火力全面覆灭压上,倭寇国内不是乱成一团吗?那就无差别攻击,如果他们不服,那就把倭寇之国灭了!

李景隆提醒何容所谓不征之国,何容当即翻了一个白眼,所谓不征,须得他们乖巧,不犯我边境,安安分分在他们的国中过他们的日子。

倭寇多年来怎么抢掠边境,杀百姓,夺钱财的,问问福建一带的百姓们,他们有谁不恨不得把倭寇杀个精光?

朝廷都说要给倭寇一个教训了,这时候输了更得想办法找回场子。打啊,杀啊!

好在,李景隆不再吱声,毕竟何容说的也是实话,所谓不征之国,还是省了吧,敢犯大明者,不征是留着他们继续扰我边境,杀我百姓?

打!李景隆作为主帅,必须得打,就按何容提议的那样,用大炮轰,轰得倭寇再也无人敢与大明叫嚣,最终不得不乖乖向大明上国书降之,求大明天子网开一面,饶过他们一回,他们保证再也不敢,再也不敢!

降书送得于快,以至于何容在收到后颇是惋惜的道:“可惜!”

李景隆也算长见识了,怎么觉得何容一个姑娘家家过于好战?

国书送回北平,倭寇之使也将至于北平,朝中上下对称臣之国并没有太大的感觉,但就朱至提出休战的条件,朝中不少大臣都觉得朱至太过了!

然而朱至觉得挺好的,没有任何问题。

“偿还抢我大明的船只,货物,而且得三倍赔偿,毕竟要不是他们抢了我们大明商队的船只,人家出一趟回来早赚完钱了。倾家荡产做的生意,被你们抢了,这些日子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诸位大人关心过我们的百姓吗?竟然还心疼起倭寇来。”

对的,朱至第一个条件就是让倭寇赔偿商队,照利润三倍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