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343节(2 / 2)

“陛下,臣还是那句话,既择人才,为何要区分?唯才唯德,这才是我大明用人之道,陛下开此先河,后世必感于陛下胸襟开阔,能纳百川。”杨荣还得想出不少好话努力奉承泰定帝,好让泰定帝能够下定决心。

泰定帝的视线落在朱至身上,别人不管说的是为女子好的话也好,致力压制女子也好,泰定帝听着也就信三分,这些事,得问问朱至。“你说呢?”

“或可一试。”朱至花了十数年兴教育,让更多的女子站出来,站起来,也是时候可以验收一下成果了!

泰定帝那么多年听了无数人跟他建议,让他不如顺势一次性放开科举,许女子们也可以参与其中。然,泰定帝比谁都更清楚的知道一点,一但开了这个头,女子必然会遭受更多的攻击和非议,首当其冲他们要对付的必是朱至。

因此,别人怎么说都是他们的事,泰定帝愣是不为所动,不管谁要吵要闹,朱至不开这个口,他就是压着,愣是不管此事。

压着压着,倒让不少人觉得泰定帝许是站在他们反对女人出头那一边的,要不是因为有人用计,当年第一回 开武举叫泰定帝是骑虎难下,让女人参加武举一事都不可能。

是以,多年来,不断有人向泰定帝进言,出的主意都是如何如何把女人从朝廷上清理下去。可是,他们出再多的主意,泰定帝都是不听的。

时至今日,泰定帝对于外头已然闹出来的学生们,也就只能问问朱至的意思。

朱至一句让人试试,立刻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怎么能随便让人试,这可是足以媲敌改天换地的决定。就一句试试,太轻率了吧。

“不试,外面国子监和国风堂的人三天一打,两天一吵,诸位,不如你们去把人按老实了?但凡他们只要不吵不打,你们怎么说都听你们的。”朱至提醒他们别忘了外头还有人在宫门前,那架式可不像是能随便把人忽悠走的。

再说了,那么多年以来,国风堂有教无类,国子监清一色的全是男人,眼看国风堂出的都是各类人才,他们国子监和他们一比,那真就是啥也不是,也是让人倍受打击的。

本事比不得,还不许他们撒撒气吗?

总而言之,国子监的人三不五时的挑衅国风堂的人,偏偏一群都是战五渣,吵架吵不过,打架就更不用说了,完全不是国风堂的对手。

刚开始打的时候,有人劝着泰定帝从严处置,泰定帝怎么说的?都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他们想打就让他们打吧,若是连未入朝廷处理这么点小打小闹都不成,这些人是不是堪为国之栋梁,他得重新审视了。

所以,泰定帝由着他们吵,由着他们闹,不闹得太过,不出人命,继续!

朝臣们自然是不乐意的,国子监的学生,天下学子向往的学府,这都成了一言不合打架的地方了,是不是太过了?

当初泰定帝面对这样的反驳意见也很是干脆,你们有什么办法让这群人老实,那你们就上,他是绝对不会拦着。

啊,看现在都闹到宫门前了,这也算开历史之先河了。反正国子监和国风堂的学子们,斗由着他们斗,泰定帝想听听他们代表各方所说的话,断不可能把他们的嘴堵上 。

至于打架闹腾,朱雄英和朱至在里头牢牢把控着,总而言之,绝不会让他们这些人闹出人命!那就行了!

泰定帝觉得就得让大家有话都说出来,而不是一味只听着朝堂上那些各怀私心的人说的话,那,大家才能明白大明究竟存在什么问题,该怎么样去解决。

现在,看来朱至也觉得一群人争得太多,闹得人尽皆知,是时候该收网了!

对啊,许人畅所欲言,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听到不同的意见,当这些事又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时,就会有人更关注,彼时,就会让他们把听到的道理,他们所认同的刻进脑子里。

当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别管读过书或者没有读过书,都会慢慢学着思考,开民之智。本就该从畅所欲言开始。

“我!!!”朱至提议谁要有本事去把外头的人全都打发了,最好能让他们都不会再闹,那科举不对女子开放的事可以再议。多少年了,国子监和国风堂争了多年,就相当于代表朝堂上同意对女子开放科举和不同意的两方人马,谁也说服不了谁。国子监和国风堂闹了多久,谁心里能是一点数都没有?劝,他们可没这本事。

第187章 番外

◎国风◎

“纵然对女子开放科举, 许女子参加科举,也未必见得就能让众多学子退去。”朱至给人挖坑, 想让人出去解决问题, 对,他们出去是解决不了问题,朱至提议对女子开放科举难道就可以了?外头争执不休的两方人, 各代表哪一方, 朝堂上的人心知肚明。

“你们不能,不代表我也不能。”已然越发沉稳的朱至嘴角勾勒出一抹笑容, 似在无声嘲笑一群没本事的人,便以为天下间的人都跟他们一样没本事。

朱至已然冲泰定帝道:“武举重开, 女子参加武举,多年来选拔之人才多不胜数,为女子者从未拖大明的后腿,但出仕为官,既为国尽忠, 为民分忧, 儿臣以为, 女子为官虽为男人所不能容,然于天下之势, 却是大势所趋。望请陛下许女子参加科举。我大明欲揽天下之才, 岂因区区女子身份,令人才流失。我大明之君, 既平江山, 也开创先河。无人敢对女子开放科举, 因势不能容, 因时不对。至于我朝, 科举之制已然成熟,世族士族,土崩瓦解,天下是百姓的天下,百姓为重,女子,亦是百姓。”

听着世族士族土崩瓦解这句话,无端让人感受到一阵阵寒意,这确定不是警告吗?朱至在警告他们最好别再叫嚣不同意,那么多年,当初朱至在主持分田时杀了多少人,若是过去多年,好些人忘记了,朱至一点都不介意帮他们想起来。想来,他们会愿意想起来的对吧!

每个人都在想,想他们到底有什么筹码可以让朝廷有所顾忌,猛然发现,他们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田,也没有地,更没有人。

所有一切能让朝廷有所顾忌,能让朝廷害怕的,他们都没有。

“好。拟诏,昭告天下,从今往后,女子也可以参加科举。”泰定帝等的就是朱至这句话,终于得到朱至肯定的答案,泰定帝断不会迟疑,这便昭告天下。

“陛下英明。”随泰定帝这话落下,一片山呼。

那些不同意的人昂头一看,好吧,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如今能在这儿议事的人,个个都几乎是泰定帝登基之后,朱至主持的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换句话来说,个个都是支持的人。就算剩下几个老臣,除了他们几个顽固不化,一心阻止女人出头的人外,也都是曾经的淮西功臣,那些人就更不好意思了,他们一向信服泰定帝,对泰定帝那是一千个一万个支持。

毕竟,他们各家的女子早被忽悠得成了朱至或者皇后的阵营了,当然,他们也发现了最大的好处,儿子没出息,女儿也可以顶上,这样一来其实他们家吃不了亏!

什么女儿可是要出嫁,将来外孙可是不随他们姓的,呵,难道外孙就不能跟他们信?

再说了,女儿有本事,那他们家就后继有人,难道不比非要让没用的儿子担起重担,坏了他们的经营好得多?

因此,女子也能参加科举这个事在他们看来还是利大于弊。

“宫外的人,把他们安抚好了。争了这么多年,吵了那么多年,如今事成定局,让他们往后莫再吵闹了。”泰定帝下定决心实施女子也可以参加科举,看得出来朝廷上支持的人占多数,少部分的顽固派,无妨,有用的留着,没用的尽快解决!

一会儿的功夫,泰定帝心思已然百转千回。

叮嘱朱至要去办的事,泰定帝瞅着女儿,朱至应下一声是,然后看向一旁只听话竟然不吱声的朱雄英,朱雄英收到眼神,不确定问:“我陪你?”

点点头,朱至就是这个意思。

“好。”朱雄英也不管朱至为什么让他陪着,走呗!

本来因为泰定帝许女子参加科举而不满的人,一看朱至就一个眼神,都没说让朱雄英帮什么,朱雄英已然在第一时间点头答应陪朱至走一趟,好些人一口老血更是卡在喉咙。

太子啊太子,您就半点危机感都没有吗?

朱雄英完全没有理会一旁的人愤慨和不满,只管陪朱至一道退去,瞧瞧外头那些年轻气盛,打着闹着竟然还敢跑到宫门前胆大包天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