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346节(2 / 2)

四个字让马氏一怔,喃语道:“怎么会没有至儿?”

朱元璋苦笑道:“梦里没有至儿。一直没有。”

马氏更是怔住了,朱元璋握着她的手紧了松,松了紧道:“你的命是至儿救回来的,后来老二老三的命也是她救的。”

说到这里,朱元璋道:“如果没有至儿,我梦里梦到的一切都会发生,到最后我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不会像现在这样最后还有你陪着。我们标儿,雄英,一个个都好好的,都在。”

朱元璋望向马氏,哽咽的道:“幸好,你们都在。”

马氏说不出别的话来。

“我要走了。”夫妻相顾无言,过了许久,朱元璋的声音很轻地传来,马氏泪水再也止不住落下,朱元璋伸手抚过她的脸道:“下辈子真想再遇见你。”

马氏泣不成声,朱元璋喃语道:“可是,你未必想要再遇见我了吧。也好,咱们这辈子能做成夫妻,能相守这几十年,也够了。我既不是一个好丈夫,又怎么敢奢望和你下辈子再见。再唤我一声重八吧。”

朱元璋笑着看着马氏,马氏张口唤道:“重八。”

“唉!”朱元璋朗声答应,望着马氏的面容,想着泰定帝,朱雄英,朱至,终是慢慢合上了眼。

泰定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洪武皇帝崩,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八月,入葬孝陵。后世称其一代明君。其领义军一扫自宋以来的耻辱,一统河山,再创盛世,泰常盛世由他而始。

后,泰定二十二年,太后马氏薨。马氏却不愿意葬入帝陵。临终前,马氏叮嘱泰定帝,将她葬回濠州吧,那是她出生长大的地方,最后,她不想再当皇后。只愿如来时一般,平平凡凡。

泰定帝遵从马氏所愿,以衣冠葬入孝陵,关闭地宫。随后却悄悄将马氏葬回濠州,就葬在马氏曾经熟悉的山间。

第189章 番外

◎人选◎

永常十六年, 北平城内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交易盛会。

自泰定朝开始,安和公主大力开展海上贸易, 自此, 随着公主派出海的船只带回一车又一车的白银,甚至还有各种新奇的作物,大明的重点开始倾注于海上。

先前朱元璋对海上的事其实是觉得应该禁止的, 好在这些想归想, 并没有亲自下诏将此事定为国策。毕竟朱至总说外头未必不会有什么好东西,他们应该有探索世界的心, 毕竟世界有多大,不出去看看怎么能知道。

大明到如今这一步, 可以说确实强盛,可想想以后,谁敢保证说以后还会一直强盛?

正所谓不进则退,朱至一直觉得人不能留滞不前,国也是一样的道理。大明现在看着挺好, 谁敢说以后也一定会很好!和世界接触, 至少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 他们到底缺了什么,少了什么, 该学就得学, 该改就得改。封锁国门,看起来好像能把人困死在大明, 也能不让别人进来, 实际上呢?就拿我们自己来说, 我们要是想对付别人, 就凭我们的实力, 咱们就不能把别国给灭了?

强大时,谁也休想拦得住。

所以,要是不想让人欺负,只能不断强大,封关自闭,既不让人出门,也不让人活来,那是什么上策?不,是下下之策。

眼前看好像有用,毕竟把人锁住了,也不让人进来了。实际上是啥也不是。

朱元璋当时把自己的想法一提,就被朱至一堆理由嫌弃起来,以至于到最后朱元璋都不由开始反省,他执意想封关锁国的原因好像挺拿不出手!

最终,海禁之策没有推行,甚至朝堂上就更是半点风声都没有收到。

等到泰定帝登基,终于慢慢腾出手的朱至开始将重心力都放到海贸上。甚至在泰定十八年后,朱至亲自出海。当然,儿子留给爹娘和亲哥带,汤显追寻黄河之源去了,这些年隔个一年半载的回来一趟。

夫妻各有各的事要忙,都是不着家的那种。泰定帝和常氏对此也很是头痛,无奈他们夫妻觉得这样挺好!这孩子也有了,谁也就明白拦不住了。

朱至想出海的事也不是今天才提,但凡不是泰定帝和常氏不肯,她早就出海了,哪能等到现在。

相对于旁人出海,大多以利为重,朱至可是更关注于了解海之所至所遇的国,所拥有的他们大明所没有的东西。

自此,朱至代表大明远航于外,也令世界得知大明。朱至所到之处,不仅与人建立邦交,也会帮助他们。虽然他们的帮助不算是无偿的,但能够帮助人生存,教他们医术,更让他们能够保护自己,这些人最后对大明都是心怀感激的。

是以,泰定一朝开始,直到如今的永常帝一朝,朱至远航于世界,随着他们越走越远,得到的财宝也越来越多,与之而来也引得无数闻大明之名,远行而来的国人。眼看北平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各国交易的场所,于永常九年,大明国都定下一个规矩,每年的三月十三,大明将开启一个交易会。

各国来客也好,大明的百姓也罢,都能在这一天交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本来对于海贸,总生怕他们自己吃亏的人,但知国库越来越富,国民也越来越富,而且随着对世界的了解,他们才知道,天地竟如此宽广,就他们从前所知的世界,那都不及万分之一。

交易会的开展,更能让他们看到无数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新世界的大门朝他们打开,让他们看到和从前认知中完全没有想到过的一切。别说是朝廷了,就是民间也开始有无数年轻人迫切想要出去,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大抵来到北平的人都有着探索之心,他们既要看看能够远行到他们的国,给他们精美的瓷器,华丽的丝绸,似乎比他们的国更强大,更繁荣的大明是不是如同传说中的那样。真正亲眼见到,那一望无际的北平城,华丽而宏伟,那金璧辉煌的宫殿,无一不在向天下人昭示,这个国是多么的强大。

面对各国蜂拥而至的人,大明朝却能管理得有条不紊。入我大明境内,须守大明之法,若有不遵者,逐出大明境内,终此一生不许他再入大明一步。

纵然如此,面对来的人越来越多,大明朝针对于他国来客也有人持有不同看法。比如面对越来越多的人触及大明的律法,底下的官员们审问起各国的人,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麻烦,鸡同鸭讲的痛苦,一但提起那是真想抱起人大哭一场。所以这审案的事要不还是交出去,让各国的人自己审?

几乎算是一手促成如今各国往来的盛世朱至听说有人想把法权交出去,立刻嗤笑一声,“我倒是不知道你们一向喜于权,如今却迫不及待要将权利交出去。”

“长公主。”对,随着朱雄英这位永常帝一登基,朱至也就从公主变成长公主。

朱至年岁渐长,和朱雄英平坐在罗汉榻上,兄妹二人一边下着棋,一边听人禀告,一心两用也不妨碍朱至提醒某个想悔棋的皇帝,“哥哥,落子无悔!”

以为朱至忙着说话,未必能顾得上自己的泰定帝闻言讪讪的收回手,纵然心有不甘,也是没有办法!

“何谓权?你们莫不是觉得省了点麻烦事,就能后顾无忧了?给出去的权,再想收回来可就难了。在我大明境内犯我大明律法,却要交回他们本国的人处理,怎么?你是在告诉全世界的人,在我大明境内,犯了我大明律法却不必受我大明律法制裁?那我大明律法岂不形同虚设?”朱至落下一子,吃了朱雄英一大片棋,朱雄英微拧眉头,无声扫过朱至,提醒某位妹妹手下留点情。

“这,这,这......”一声声的这,底下负责传达此话的人头都快抬不起来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啊!

“语言不通,那就找懂得他们语言的人,否则就让他们精通我们语言的人来。说到这儿,我倒是想到一层了,与咱们建交,互通有无的人,得让他们派人前往我们大明才行。”朱至提到语言,就想到既然都有交情了,怎么着也该先立规矩,有人在他们大明通商可以,那得有事找得着人才行。

朱雄英一眼瞟过朱至道:“这些年跟你一道出海的人,有不少都学了那些国的语言。既然以后须得坚持下去,精通他们语言的人须得有,否则不知道他们说些什么,我们就成了睁眼瞎。”

“陛下圣明。”朱雄英脑子转得快,一点就通,立刻看出问题所在了。朱至那必须不能吝啬肯定。

“因小失大,绝不可取。语言不通审不了案,那就想办法。因为没办法,所以让朕将大明朝的律法交由别人践踏,你们还记得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事?”朱雄英一张口,阴着脸跟人扫过去,那是什么意思已然不必说。他是应下此事。

“臣失言。”进言的臣子被这兄妹夹击得汗淋如雨,连忙告罪。